第100章

洛澤星地理位置特殊, 位於碧海星區和砂巖星區交界處,雖然名義上歸屬於砂巖星區,但碧海星區的產業在洛澤星總產業裏占了7/10,可以說是由兩邊星區在同時管轄。

而碧海星區之所以對這顆星球如此執著, 毫無疑問是因為礦產資源。

在停止海洋探索計劃後, 整個碧海星區的經濟陷入了一種停滯不前階段,波德正是看中這一點才選擇將大本營從沙華星區搬遷到碧海星區。

沙華星區雖然靠近帝國, 有天然的地理優勢, 但因為他過去的所作所為, 帝國皇室對他意見很大, 在整個貿易往來上,對與他相關的公司都很嚴苛, 無法作為長期合作對象,所以波德打算把重心放在與星盜的合作上,轉而將矛頭瞄準了碧海星區。

當時他已經洗白了的差不多了,名下的黑工廠也都被包裝成了正規槍械制造公司, 一面和波魯特家族合作, 一面從星盜手上獲取資源, 繼而利用這些資源與碧海星區裏有技術沒資源的公司達成合作, 一點點將他們蠶食。

不過還好當時的碧海星議員發現的早, 將這件事上報給了核心議會, 及時止住了波德擴張的野心。

那時候的核心議會還沒有完全被財閥滲透, 沙華星區議員與北極星區議員只是在私下達成了合作, 明面上並未幹涉決策,但兩者背後的財閥都有意在議會中發展第三股勢力, 企圖控制議會。

波德所在的碧海星區無疑是最好的拉攏對象,但考慮到此人的作風, 兩大財閥還是將他踢了出去,並一邊在表面上與波德交好,一邊在議會中攛掇其他議員對波德動手,加上當時軍部也看波德不順眼,便開始聯合打壓他。

至此,碧海新區的老鄰居砂巖星區成了促進經濟轉型的最佳選項,雙方簽立了互通條約,加強往來,軍部也特意下放了兩支艦隊,一支維護雙方貿易,一支駐紮在邊緣星域,提防星盜靠近,仔細算算,打擊帝國偷渡客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總而言之,這一系列舉措下達後,碧海星區上的本土企業不僅硬氣了起來,整個星區的治安也好了不少,波德也被壓制得無法動彈。

於是洛澤星的開發工程也從波德手中轉回了碧海星區。

但或許是前幾年過度開采的原因,原先從未爆發過大規模獸潮的洛澤星於星歷3645年春季爆發了史上罕見的群獸潮。

這場春季獸潮爆發時間較往年提前了足足一個月,冬眠的異獸早早蘇醒,埋伏在暗處,先是對礦采隊出手,再出他們的身上找到集合點的信息,將駐紮在重墻外的部隊逐一擊破,隨後集合突襲邊境重墻通訊塔,導致信息延誤了整整半天。

當時傳回來的通訊畫面中模糊地記錄下了【前鋒】的樣貌,那是一只成熟期的三階黑甲棕熊,全身被鐵黑色的硬甲所覆蓋,幾擊重錘就破開了通訊塔的防禦,在重墻上鑿開了裂縫,駐紮軍趕到裂縫時,重墻裏外的邊境村落已全部淪陷。

歷史上很少出現三階異獸帶頭沖鋒的獸潮,這種高階進化的異獸一般都坐鎮後方,而此次獸潮一開始就派出三階異獸,只說明了一個問題——在它們身後坐鎮著一只甚至多只完全四階進化的頂級異獸。

得到這一消息後,軍方立刻重視起來,迅速派遣部隊支援,與駐紮在洛澤星的軍隊組成聯合部隊平定獸潮。

但這些異獸格外狡猾,似乎是感知到了危險,一夜之間全部消失了,只留下邊境重墻上的大窟窿跟軍隊大眼瞪小眼。

洛澤星未探索區域除去河流海洋,剩下的陸地面積中80%都被高山所覆蓋,地勢險而陡峭,越往中心海拔越高,貿然靠近很可能遭遇異獸埋伏,所以聯合部隊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駐紮在邊緣區,監視異獸動向。

但之後整整一星期,部隊都沒有在邊境探索到異獸活動的痕跡,當時的總指揮害怕遭遇埋伏,打算先讓隊伍後撤。

可就在他們決定後撤之際,百公裏以外的另一處邊境重墻遭到了進攻,緊接著南區、西區接連遭受攻擊,這時總指揮才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異獸的進攻是事先計劃好的,無論是破壞通訊塔,還是進攻重墻,都能說明異獸已經發現了重墻的缺陷!

重墻計劃最早提出於大航海時期,科學家們提議沿用第三行星時期研發的合金碳素材料在可生存星球上建立探索站,再慢慢向外拓展。

隨著科技進步,合金材料不斷升級,重墻系統也在更新換代,最終在星歷3640年投入全聯邦範圍的建造,但此後帝國與聯邦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重墻機體得不到維護,一些系統bug也遲遲無法修復,導致邊緣星域連年遭遇獸潮,死傷不計其數。

因此和平法案簽立後,聯邦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重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