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啟程回鄉(第2/2頁)

小玲解釋,“姐,我不是那個意思……”

小玲去買咖啡。家麗才問秋芳小芳現在如何。秋芳也不藏著掖著,“現在我們家,是四個女人一台戲,一老一小,都不懂事。”

家麗喝道:“劉小玲!”

家麗不解。秋芳解釋:“我,小芳,小芳女兒,我媽,這不四個人,我媽那樣,不認人,小芳女兒還小,還不知道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不懂事,我們這個家現在是陰盛陽衰。”

“怎麽老不死。”小玲嘟囔。

家麗說:“就沒想著再找一個。”

家麗也為難,“人沒走,現在走了,不太好。”

秋芳嘆息,“高不成,低不就,條件的好看上咱們,這麽個家庭情況,條件差得,小芳瞧不上眼。到相親公司去找吧,太不知根知底,知根知底又實在沒有,上海生活,壓力大。”

田間地頭,她拉著家麗,“姐,就是來敬敬孝心,哪能這麽長住,我孩子還在家呢,真給送終。”

家麗不知怎麽接話,只好撿好的說,“你是有福的,老了在上海養老的。”秋芳笑說:“有什麽福,拿著淮南的退休工資,負擔著上海的開銷,還要帶孫女,照顧老媽,你才是有福,最起碼美心姨身體好。”

剩下的就是等。等姑媽過世。醫生是說,撐不了數日。可家麗、小玲一到,姑媽似乎又精神抖擻,看著又能活好久似的。等了一個禮拜,家麗還能撐得住。小玲著急。

家麗又問:“秋林呢,什麽都不管?”秋芳說:“為了小孩上學,兩口子又要去國外了,移民。”家麗嘆,“真有本事。”

時過境遷。家麗一笑了之,“小孩子不懂事,聽了當作沒聽就行了。”大將風度。表兄弟聽聞,不再多說。

秋芳看透了,“有什麽本事,不過自我感覺良好,非要跟人家不一樣,不然就沒有安全感,要我說,我寧願住回淮南,落葉歸根,舒服,要不是不放心小芳,我估計又帶我媽回去了,我媽時不時就鬧。”

晚上就在鄉下房子裏住,家麗住不慣,蚊子多,外頭蟲叫蛙鳴,響得厲害。小玲卻呼呼大睡,安然如在家中。表兄弟跟家麗關系不錯,從小玩過一段時間——家麗八歲之前在江都長大。他們算青梅竹馬。他告訴家麗,上回老六來,沒少抹她爛藥。

家麗道:“你還不知道?再回去估計也不是那樣了,那一片馬上拆遷。”

到地方,見到姑媽,果然奄奄一息。上回家藝、家喜來就告了一次急,誰想到又強撐病體了一陣。現如今才是真不行了。家麗向來惜老憐貧,雖然多年不走動,但依舊是姑媽,不免落淚,但又不好太過悲傷。姑媽還認識家麗,握住她的手不撒。對小玲卻對不號,告訴她這是老五,隔天又認作老四。

秋芳說:“還能分一套。”停一下,又說:“我倒想在老城區買一套,偶爾回去住住。”

兩個人坐長途車到揚州,姑家大兒子開車來接,一路往江都鄉下去,小玲是第一次回江都老家,什麽都感到新鮮。問東問西,十分興奮。小玲叫表哥,實際是家麗的表弟——他自然也應答,但家麗依舊能感覺出有些不高興。姑媽行將就木,小玲興高采烈,這是幹嗎?家麗暗中讓小玲控制。小玲這才稍微收斂。

“保管你住不慣,那還是七八十年代。”

“錢放好。”家麗又叮囑。小玲說放心。

“要的就是七八十年代。”秋芳立即說。家麗笑了。七八十年代,熔鑄了她們的青春。

“老何照顧。”小玲說。她現在叫他老何。

小玲買咖啡回來。家麗笑說:“喝什麽咖啡,晚上又別睡了。”

“讓你別來非要來,孩子還這麽小。”

秋芳說:“估計小玲興奮。”

上了大巴車,家麗還在叮囑小玲,到那不要亂說話,不要嬉皮笑臉。小玲拖著腔調:“大姐——知道——我都多大了。”

是,小玲興奮。有秋芳姐安排,應該萬無一失。洋洋誰的面子不給,要給大媽秋芳一點薄面。一夜,劉小玲都拉著家麗敘話。家麗苦不堪言。孰料第二天傳來消息,洋洋說他工作忙,抽不開身。

宏宇非要開車送。家麗說不用。老三、老六都去過。老四、老二還要上班。小玲自告奮勇和家麗走一趟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