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人的規矩(第2/3頁)

衛國嘀咕:“也沒吃什麽啊……”

禮拜天,一大早,田家庵電廠住宅區,鮑敏子家。

家文哇哇吐了兩口。還不夠,又吐了兩口。滿了小半個痰盂。

敏子把胡萊拉到臥室,一臉嚴肅,口氣類似訓斥,“怎麽回事?來也不打招呼,說來就來,我這是旅館酒店?還是難民營。”

衛國家主臥。家文半夜醒來,沒開燈,她推了推身邊的衛國,要痰盂,說想吐。衛國連忙起來把痰盂端來,湊在床邊。

胡萊為難地,“昨天晚上跟你說了。”

美心只好再度下床,去抽屜裏撕了一小片,遞給老太太。蘸唾沫,黏在眼皮上,老太太這才放心。

“胡扯!我沒聽到。”

只有白紙,貼上去才能代表“白跳”。

“睡覺前給你說的。”

老太太不含糊,“不行,這紙不白。”

“來就來了,還帶著個丫頭來,什麽外甥女,我見都見過,突然就來,我們家多大房子?睡哪?”

“撕點白紙給我。”老太太伸手。美心明白,她老人家又要開始壓她的右眼皮。手伸出帳子——她們一年四季床上都掛著帳子,在床頭櫃上報紙邊拽了一小塊。

“我睡客廳。”胡萊懇求地,“媽就是來看看孫子。”

“媽——”美心嘀咕,“大半夜的拾掇人,有一出沒一出的。”嘴上抱怨,行動上還是聽話。去看了,回報,“都打呼了。”

“可了不得,鄉下人進城了。”敏子還是揶揄口氣。胡萊見敏子松了口,連忙讓他媽和外甥女進門。胡萊媽把行李放下,她帶來一點野味給胡萊。自胡萊結婚,她第一次上門。

“再去看看家喜。”

“媽,洗洗手,洗洗臉。”胡萊帶他媽和外甥女到洗手間。

美心真心覺得老太太大驚小怪,但又不得不去,只好披衣去看了,才回來稟報,“睡得好好的。”

胡萊是胡家第一個大學生。當初是縣裏第三十名。頭二十九名都考上本科了,只有他是大專。電力大專。他是真喜歡敏子。一物降一物。找個本地姑娘,又是電廠雙職工,有面子。老家務農,他這一輩成工人了,又是待遇優厚的電廠,光榮。

這日睡到半夜,老太太忽然驚醒,伸手摸摸美心。美心醒了,問怎麽回事。老太太又說自己右眼皮老跳,“去看看小年小冬。”

洗好弄好。胡萊領他媽和外甥女到客廳。還不見敏子出來。

如果在平日,美心和老太太估計要考慮考慮,但如今小冬斷了一條腿,老太太覺得可憐見,立刻就答應了。不日,小年小冬便住進來,睡以前家歡那屋。

胡萊媽問:“小吉呢。”小吉是敏子和胡萊的兒子。

自己家商量好了。再就是征求美心和老太太的意見。

“睡覺呢,一會叫他起來,”胡萊說。又問:“吃早飯了麽。”他外甥女搶著說:“坐得夜車,和姨姥都沒吃。”胡萊又忙著下去買早飯。他探頭喊:“敏子,吃什麽?!”

家麗覺得這意見的確不錯。問問建國,他沒意見,兩個孩子送去姥姥家住可以,他和家麗平時還住軍分區。

敏子在裏頭回話,“糖糕!撒湯!”

家文出主意,“媽那現在屋子都空著,我看老六也是遲早的事,不如讓小年小冬去龍湖住,都上龍湖中學,或者三中,都離得近。”

胡萊媽小聲問:“還沒起來呢。”胡萊為了維護面子,替敏子撒謊,“哦,昨天上夜班。”

說了等於沒說,老三的主要目的是炫富。家麗得上班,建國也得上班,小年小冬的中午飯,都只能湊合在學校吃。建國不會做飯。家麗也不忍心讓他做,一個大男人,軍人,國家幹部,總不能下了班還回來做飯。還是她做。

“上夜班傷身體。”胡萊媽叮囑。一會,胡萊買了早點上來。有糖糕、油旋子、韭盒子、糍糕、撒湯、辣湯。

住院幾天,小冬被接回家休養。功課暫停。何家的二三四五六幾個姨,插花著來看二外甥。家藝逮到機會批評大姐,“這孩子,真要有人管,沒人看沒人管不行,都放羊,會出問題,楓楓我就說廖姐,看住了,看住了就有年終獎。”

糖糕和撒湯端到屋裏去。

家麗唯唯稱是。

胡萊善意提醒,“媽來了。”

“沒有生命危險,右腿骨折,”醫生冷面孔,“三樓摔下來,這樣是萬幸,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生了又不問,生孩子幹嗎?”

“知道。”

等了一會,醫生出來了。家麗上前,焦急地,“醫生,怎麽樣,我是孩子媽。”

“該起來了。”

小年小聲,“有個欄杆,縫特別大……”

“不知道我昨天不舒服?”

“怎麽回事?!”這次是問原因。

胡萊出去了。一會,敏子施施然從屋裏頭出來,見到人,也不叫。胡萊媽忙站起來。敏子說:“媽,我們這上班都忙,也顧不上你,一會我還得去廠裏一趟,你們多吃點。”又對胡萊,“別叫吉吉起來太早,昨兒睡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