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少女之心(第2/2頁)

家文勸:“阿奶,就讓大姐去吧,為了。”

大老湯家棚子後頭。東西太多,有的從牛毛氈和地面的縫隙中伸出來。小玲每個都拽拽。家喜也跟著學。冷不丁,拽出一個本子來。密密麻麻都是字。

這話打到家麗心坎上了。為了。家麗眼眶濕潤。

簡易棚子背面,小玲和家喜一路尋尋覓覓。挖了蘿蔔,撿了卡子、布偶。她們是“尋寶”的人。

九月十八號。淮南一中廣場人頭竄動,密密麻麻。來了十萬人。嗚咽聲排山倒海。家文、家藝兩個大的陪家麗來,一邊一個,攙著。家麗手拿紅寶書,泣不成聲。她的世界坍塌了一部分。她的青春埋葬在九月九日。廣播喇叭想著,是哀傷的樂曲,廣播員在廣播中已經哭了。主席台上,大大的掛畫中,那個微笑的偉人似乎還在指引著人們前進。此情此景,家文、家藝也苦了。擡眼間,家藝看到人群中有個熟悉身影。小武哥。不由自主,家藝撒開手,跟家文知會了一聲,便撇開大姐,朝小武哥的方向去。家文理解,不多問,不多說,單獨照顧家麗。

“再吃點吧。”建國扶家麗坐起來,“為了孩子吃點。”建國帶回來一點奶片。家麗放下語錄,忽然抱住建國,再次痛哭。

擠得一頭汗。更多是急切。家藝到武繼寧旁邊了。繼寧哭得投入,真摯,是他的精神導師,人生偶像,神一樣的人物。他發自內心悲痛。小武壓根沒注意到她。水滴入大海。家藝混在人群中並沒有什麽特別。

何家的棚子裏掛著“高舉偉大旗幟”的宣傳畫。建國進門,就家麗一個人躺在床上。

家藝擠著眼淚。是的,悲傷。她很悲傷。但她的悲傷顯然沒有其他人那麽濃那麽重,她的眼淚怎麽都無法同武繼寧的混在一道。忽然,家藝滾倒在地,哇哇亂哭,像個翻了蓋的甲殼蟲,四肢亂蹬。繼寧注意到她了。“家藝?”他還記得她的名字。

建國抽空從古溝回來。神情黯淡。但他更擔心家麗。全市行政、企事業單位均設靈堂。

何家藝感到十分滿足。哭聲止歇,雲開霧散,家藝露出了一點笑容,但轉瞬覺得不行。再次烏雲密布,眼淚跟著下來,她上前抱住武繼寧,只有這個時候,她才有資格這樣抱他。抱頭痛哭。

老太太有兒子沒孫子。這話不好接,尷尬。只好假借說自己要去買點豆餅,脫身。

“姐,喝點水。”家文打開行軍水壺。家麗嗓子苦啞了。後面一陣騷動。人群中讓開一條道。家麗先看到一條拐杖,再見真人。是為民。他來晚了。

“你不管你兒子啦,不管你孫子啦?他們不過啦?天變了,咱們窮人不好過。”

湯為民,這個曾經去廣場見到過的人物。如今丟了一條腿。滄桑憔悴。為民丟掉拐杖,撲通跪在地上,面對主席台,重重拜了三拜。然後,放聲大哭。

老太太也沒主意,只好勸:“老姐姐,不用愁,吃好點穿好點,咱們都是黃土埋到脖子的人了,還怕什麽?天要真變了,大不了往河裏一跳。”都是些老理,得過且過式。

周圍哭聲再起。家麗和他們混在一道。恍惚之中,她和為民眼神交錯。往事歷歷在目。才二十出頭,他們卻好像活過好似的。那些只有他們經歷過的青春。那些激情,那些痛苦,那些期望,今天都隨風飄散。為民和家麗都清楚地知道,今天也是為自己哭泣。悲痛之中,家麗翻開紅寶書,仿佛要給自己力量一般,大聲朗讀:

北菜市,國營賣菜的人似乎也少了點。老太太遇見湯婆子的媽,一個比她年紀還大些的老嫗。小時候在地主家做過。深知“舊社會”的苦。好不容易見到熟識的同齡人,湯婆子媽一把抓住何文氏的手,老淚縱橫,“妹妹,怎麽樣辦喔,不在了怎麽辦喔,這要變了天怎麽辦喔,我們又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啊。”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世界是屬於你們的。中國前途是屬於你們的……”

老太太也哭。但畢竟經得多些,悲傷之余,她必須讓這個家正常運轉。家麗懷孕,必須保證營養、休息。美心和常勝還是要工作。幾個小的,應該去學校的,還是應該去學校。

讀著讀著,又憋,又悶,家麗眼前一黑,暈倒在地。家文大喊阿姐,又喊,老三!老三!……家藝聽見了,連忙趕過來……現場早配備好了醫護人員。家麗被擡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