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思想匯報(第2/2頁)

然後是妹妹們的禮物。家藝的是供銷社的蝴蝶結。家歡的是一副乒乓球拍。小玲的是小人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連家喜也有,是一小袋冰糖。老太太嘆道:“你看看,建國對我們家有恩,還給我們買這麽多東西,這些麽個,一個月的工資都沒了吧。”建國笑說:“沒什麽阿奶,反正我也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組織管著我,這些錢也沒用處,還不如花在該花的地方。”

淮南三面環山,北面鄰水。西面八公山,南面舜耕山,北面是淮河,上窯山在東面,古時候是個燒瓷器的地方。王母灘在上窯洞山寺大雄寶殿東側。相傳很久以前瘟疫流行,王母娘娘為拯救萬民,特令太上老君炮制消除瘟疫的仙丹,丹形如麥仁。情況危急,丹仁尚未晾幹,就被王母急忙帶下界來,在這寬敞的巖石上晾曬。張果老騎驢經過,丹仁被驢偷吃,王母發現後施法趕走了驢子。故而巖石上留有王母三寸足跡和張果老神驢蹄印。從此,王母灘得名。

一雙女士軍用勞保鞋,厚厚實實地,是給美心的。美心拿在手裏,笑說:“我這整天圍著醋壇子醬油缸子的人,穿這鞋,怪可惜的。”

站在王母灘上。家麗感嘆:“王母娘娘原來也是小腳。”

口子窖,淮北產的酒,是他戰友來淮南出差帶給他的,建國一直舍不得喝。送常勝了。常勝道:“建國,這個酒,你不來,我不喝。”

建國笑說:“雖然她是王母娘娘,也是舊社會婦女,解放了之後,才是大腳。”

周末,建國名正言順來家裏吃飯,這回還帶了禮物。一個一個拿出來。麥乳精,給老太太的。是稀罕貨。上海產的。老太太笑得嘴都合不攏,一個勁說:“精貴,稀罕,建國,你怎麽就這麽大能耐呢。”

“我腳大麽?”家麗問。建國瞅了瞅,以為她想讓說大,便說,是挺大的。“才三十六碼。”家麗說。“那剛剛好。”建國順著她說。家麗不高興,“我發現你這個人有個毛病。”建國不懂,問什麽毛病。“你喜歡順著人說話,我說什麽好,你就說什麽好。”

越說越離譜。家麗不理論。

建國想了想,說:“只有對喜歡的人,我才喜歡順著說話,如果是階級敵人,我堅決不順著。”

美心進來,笑道:“這個人和人呐,不好說,建國革命,你也革命,革命對革命,正好是革命夫妻。”

家麗望向遠方,山巒疊嶂。她忽然想起什麽,問:“你處過幾個對象?”

家麗道:“爸,話別說那麽早,就怕是剃頭挑子一頭熱,我自己幾斤幾兩我自己知道,我不像秋芳,溫柔體貼,我也沒有那麽高的文化那麽好的素質。”

“就你一個。”

常勝立刻反駁,“你要多高?你自己才多高?而且建國哪能算矮?別雞蛋裏挑骨頭,抓主要矛盾。”

“不信,你的條件還不錯。”

“他個頭好像,不高。”家麗挑一個毛病。

“武裝部裏沒幾個女同志,我認識的人也不多,有單位大姐給我介紹,叫什麽朱燕子,看了照片,不喜歡。”

“你挑人家,人家還挑你呢,咱們這種家庭,建國願意付出,幫助,挽救,是多麽不容易的一個事情。”常勝忽然沒了自信。

“朱燕子?”家麗對這個名字有些熟悉。是朱德啟的大女兒?

“爸——”家麗不喜歡爸爸這種口氣。是,她對建國沒什麽不滿意。但也不像當初跟為民那樣,怦然心動。她跟建國,是要計算的,家世,工作,年齡,長相,個頭,等等。

何家小院。美心和老太太在揀毛刀魚。是那種河裏塘裏出產的本地小魚。

“阿麗,這樣的男人你如果還不滿意,我只能說,田家庵區你找不到更滿意的。”

朱德啟老婆端著個小筐進來。打春過後,她去長青社附近弄了不少榆樹錢子,準備和面吃。

打這天起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張建國成了何家人口中的高頻詞。當然,因為有了建國“撐腰”。常勝在單位的地位陡升。連大老湯見到他也要禮讓三分,不敢再找他麻煩。七三年五月,淮南市總工會恢復。商業局也恢復了工會活動,常勝竟然破天荒當了工會委員。當然,經風裏雨,家麗對建國也頗有好感。尤其是他身上那股男子氣概,舍我其誰。而且從客觀說,有建國在,這個家似乎更立得住了。顯然,相對於為民,建國是個更理想的對象。只是何家麗並不知道張建國的意思。至少至今為止,他們還只是朋友。常勝嚴肅地跟家麗談過這個問題。

“她文嬸!”朱德啟老婆叫得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