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掉坑裏了?1.8萬億美刀的大坑!(第3/4頁)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長星島的核電站,立項始於2018年的第四季度,建造過程中使用到的核聚變技術,在當時處於絕對保密的風險等級,所以我們選了一條非常規的途徑。”

周海峰頓了頓,極為坦誠地說道。

現如今,山海集團的鯤鵬號空天母艦,早已進入歐莓各國的視線,第二代‘哨兵’戰鬥機器人也曾在查希爭鬥中大放異彩。

強勁的動力系統,同樣引起了歐莓洲的警覺。

大華區掌握著一種全新的、成熟的核能源技術,幾乎成了西方世界的共識。

以前僅僅是懷疑,而周海峰的話,無疑是坐實了傳言。

核聚變技術?

人造太陽?

不僅海外的記者和學者懵了,就連國內的高校教授和研究所成員,同樣流露出驚訝之色。

“不可能!”

一名漂亮國的記者,下意識地驚呼道。

要知道,擁有著世界頂尖科技的漂亮國,不過是剛剛完成點火試驗,把Q值提升到0.7,距離實現可觀的凈能量增益,還有十萬八千裏。

Q值是什麽?

在核聚變領域,它代表著聚變反應中,釋放的能量與消耗的能量比值,Q值越大,說明釋放的能量要遠遠高出能量。

當Q值大於5時,核反應堆能夠維持供給平衡;當Q值大於10時,核反應堆釋放的能量,便能經由汽輪發電機組,產生正向收益;如果要達到商業化發電的水準,Q值至少應該超過15。

換而言之,大家都處在粗獷的原始階段,突然有人跳出來說,他研究出了可控核聚變,注定要面對質疑和否定。

漂亮國都不行,大華區憑什麽?

雖然最近幾年,大華區在人工智能和半導體領域的表現力,確實驚艷絕倫,但涉及核能的研究和應用,漂亮國才是專家。

周海峰似乎聽到了這名記者的話,他的嘴角輕揚,擠出了一抹不屑的笑意。

“盡管我們跳過了調研階段,但我可以用生命保證,長星島核電站對環境和居民的影響近乎為零,因為我們使用了一種全新的冷核聚變技術。

與常規的熱啟動方式截然不同,從核燃料的選擇到聚變反應所需的條件,僅有微量的中子產生,配合濾芯的吸收,便能將危害降至為零……”

周海峰站在講台上,侃侃而談道。

完全不給台下觀眾消化的機會,從而導致發布會的畫風極為詭異。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偌大的展廳裏只有周海峰的聲音,黑壓壓的觀眾席,包括走廊上的人,足足六百多人,硬是聽不到一絲一毫的雜音。

良久之後,不知是誰,猛然咽了咽口水,發出驚嘆的‘赫赫’聲,余下的眾人方才如夢初醒,死死盯著台上的周海峰。

“……按照計劃,我們會在5月31號,全面切換滬城的供電系統,長星核電站的峰值產能是139萬千瓦時/分,預計全年的發電量在7300億千瓦時左右……”

周海峰提到的專業名詞和計算Q值的公式,在大多數的記者眼裏,跟天書沒兩樣。

什麽‘Q=(4 imes 1.00784u-4.0026u)cdot c^2’、光速的數值是‘capprox 3.00 imes 10^8 m/s’,每一個字都能認識,但合在一起後,又讓人頓感雲山霧海。

唯有最後兩句,他們聽的是真真切切!

一年7300億千瓦時的電力資源!

天呐!

足以滿足4座滬城的全年用電量!

不難預料,滬城當地的工商業和居民用電費用,即將進入到一個難以想象的超低價時代。

工商業用電和居民用電的比重,基本維持在85:15的水準,工廠和商業綜合體的數量,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快速擴張的,到時候供大於求,電費的售價標準,必然會再次下降。

一些腦子活絡的人,已經聯想到了2018年的下半年,滬城供電司降價的舉措。

原來長星核電站的立項計劃,早已籌備多時。

“7300億千瓦時?”

“像長星島這等規模的冷核發電站,大華區到底還有多少?”

“難怪從去年開始,誇父能源一直在向外銷售太陽能光伏板。”

大華區的記者們面露喜色,小聲討論著。

而歐莓洲的記者個個垂頭喪氣,臉上掛著苦笑,他們當然知道,國內的能源公司為了搶購誇父能源的太陽能光伏板,幾乎是掏空了家底,賭上了未來發展的趨勢。

誰曾想,大華區只是虛晃了一槍,人家根本沒拿太陽能光伏板當回事,而是偷偷搞起了可控核聚變。

兩相對比後,西方各國爭相購買太陽能光伏板的跨國集團們,瞬間成了小醜。

場外的媒體,很快就把歐莓各國的采購單總額統計了出來,合計1.2萬億美刀!

然而,這僅僅只是明面上的成交額,私底下,各國供電司和能源公司的采購商,為了爭奪更多的商品配比,還給楊宏碩支付了一筆40%-60%不等的天價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