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亂起來的北灰!地月M-1運輸船!(第2/3頁)

月星采礦基地,同樣是地月計劃中的核心一環。

反正以‘哨兵’機器人和采礦機器人的強大性能,足以應對月星惡劣的低溫和重力環境。

其他方面,只要再搞定能源補給和信號系統即可!

由於在月星上進行采礦作業,需要面對通信延遲和環境限制,那麽自動化和遙控技術將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關於能源和信號的問題,技術團隊給到了詳細的解決方案:

第一、攜帶C系列的冷核反應堆、太陽能光伏板、和核能儲能設備;

第二、在地月之間的軌道上,布局16顆通信衛星,利用橋架技術,盡可能地縮短信號延遲時間,從而達到實時溝通的效果……”

張華霖繼續補充道,這一點恰好是陳河宇較為關心的地方。

“具體的策略是什麽?”

陳河宇聽完張華霖的陳述,頷首問道。

“初步的設想是,采用預定義的程序、算法或控制系統來執行任務,莫斯答應過我們,會交付一套定制化的子系統。

其中包括機械系統、電子設備和計算機系統,用以實現自主導航、自主決策、自動化的采集和分析功能。

當然,傳感器和反饋系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們能夠讓系統感知和適應月星環境的變化。”

張華霖不急不慢地解釋道。

言下之意,地月M-1運輸船的軟件層面,急需山海微電和莫斯智能的支持。

“阿麗塔,張華霖所需的零配件和Ai技術,由你來負責。”

陳河宇出言叮囑道。

“是,陳先生!”

阿麗塔立即回應道,實際上,類似的工作它一直在做,並未懈怠。

“遙控技術則相對簡單許多,一旦通信衛星的矩陣建立後,機械臂、遙感控制和遠程導航設備,均裝有特制的Ai智能芯片,到時候把使用權交給‘哨兵’機器人就好。”

張華霖淡淡一笑,信心十足道。

“你有把握就行。”

陳河宇應聲回道。

盡管張華霖和阿麗塔一樣,都是矽基生命體,但因為融合了大量人類的意識復制體,使得它們的思維邏輯和表達方式,看上去與常人無異。

“下一截是運輸艙,配備了存儲容器,考慮到月星表面的細小塵埃,我們還準備了防塵防護設備,以避免‘哨兵’機器人和采礦設備受到損害。”

張華霖領著三人,邊走邊說,沒一會兒便來到了運輸船的後半段。

“‘哨兵’機器人的生產線在哪裏?”

陳河宇問道。

“C-6區,地下五層到地面六層,一共十一層,全是‘哨兵’機器人的生產車間,涵蓋的種類有技術型、戰鬥型、異體型等。”

張華霖讀懂了陳河宇的意思,立刻喚來一架飛機器,帶著一行人離開了地月M-1運輸船。

在空闊無垠的地下世界裏飛行著,約莫過了幾十秒,懸停在了一處鋼鐵澆築的大樓前。

長寬各有百米,高五六百米,筆直地聳立著,鏈接著地下和地面。

“咣當——”

一道門禁應聲而開!

後羿S-100飛行器,筆直地飛了進去。

陳河宇率先走下來,隨後乘坐電梯直達地面一層,在張華霖的指引下,一座挑高八米有余的生產車間,頓時出現在眾人眼前。

泛著金屬光澤的各式零件,躺在流水線的運輸帶上,兩側的機械臂靈活地收取安裝,再擺放到固定位置。

大腿,手臂,C-9mini冷核反應堆,芯片,導彈,機槍,激光裝置……

井然有序地一一組裝著!

“樓下五層是鍛造和鑄壓車間,一到三樓是‘哨兵’戰鬥機器人的總裝車間,四樓是技術型機器人的生產車間,五樓、六樓是異體型機器人的生產車間。”

“單日產能總量是8200台,戰鬥機器人占據50%的份額……”

張華霖自顧自地說道。

‘哨兵’戰鬥機器人大多是光禿禿的鋼鐵身軀,只有極少一部分配備了仿生皮膚系統,光從外表,很難分辨出它們的真實身份。

技術型機器人‘哨兵’是清一色的仿生人,加載了不同的職業意識體,基本會以醫生、教師、司機、保鏢等不同的角色,光明正大地生活在查德。

異體型機器人則是形態不一的存在,為了滿足各種極端生存環境、戰鬥要求和工業生產。

譬如,在吉勒夫劫掠事件中,曾經參加過營救任務的T-100‘哨兵’機器人,以及地月計劃裏的采礦機器人。

亞斯米妮早已被震驚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每一處生產模塊都令人駭然,隨便拿出一項武器技術,都能征服整個灰洲大陸。

難怪最近兩年,不管是棉花國的凱普裏,還是希伯來國的法哈勒,但凡敢挑釁山海集團在北灰的權威,招來的便是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