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六欲道法

興城府太守劉祺今日帶著全家老小來到真陽宮內拜祭三陽祖師,如今真陽道乃大周國國教,三陽祖師為大周國主祭仙神,保佑大周國風調雨順。

不過,這個保佑卻也是有分別的,真陽道宮內神仙眾多,興雲布雨自不在話下。

但是,他們卻不敢明目張膽地大肆興雲布雨,因為這是天庭的權力,只能以普度蒼生為名,進行小範圍的降雨。

而坐落於每座府城的真陽宮,便是兼具了這個特殊的任務。

但是因為不能大張旗鼓興雲布雨,所以各地的真陽宮只能優先給官田、豪強士紳們的土地降水,因為這些人有實力、有名望、在民間有話語權,能夠更好地幫助真陽道宮傳道。

至於那些普通百姓,就只能站在自家幹涸的田地裏,看著那些老爺們的那肥沃的田土而面露苦澀。

官田和豪強大戶們的田地年年豐收,只有底層百姓年年挨餓,這就使得各地饑荒不斷,流民叢生。

但對真陽道宮來說,這卻是一件大好事。

老百姓們吃的太飽,過得太好,就會有講禮儀廉恥,就會講道理,就會安心過日子不鬧騰,三陽祖師表示:不允許,絕對不允許。

對於三陽祖師來說,上層人吃不完,下層人吃不飽,這才是最好的。

如果下層人吃飽喝足,你去跟他傳道,他不一定聽你的。

可要是那些下層人吃不飽,穿不暖,這時候你左手端著粥,右手拿著衣服,嘴裏還傳道念著經,那你說,他不信你信誰?

你要信我真陽道,敬奉我三陽祖師,那好,衣服拿去,每天都可以來喝粥,這是第一步。

你已經信了真陽道,對三陽祖師無比虔誠,現在我告訴你,天庭那可是壞東西。你看,真陽道宮的修士為信眾施法降水,普降甘霖,這才保證了大家的豐收,我們才能施粥。可是現在依舊還有這麽多人地旱無收,為什麽?因為天庭不仁,把老百姓都當成螻蟻,高興了就降點雨,不高興了就大旱,所以才會造成今天這個樣子的。

還有女媧造人,那是假的,三皇五帝也是假的,都是神仙編出來騙你們的!

女媧其實是妖怪,不然為什麽女媧廟裏的女媧像是人身蛇尾呢?三皇五帝都是陰險卑鄙的小人,他們都是用各種陰險的手段才獲得了皇位……

如此各種謠言盛行,俗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那些缺衣少食的百姓吃了真陽宮施的粥,穿了人家給的衣服,自然也就選擇相信了真陽道的傳教。

或許大家一開始都是將信將疑,或者只是假裝相信以作權宜之計。

但久而久之,隨著真陽宮弟子布道越發熟練與隱秘,大家得到真陽宮的好處越多,再加上周圍的人一個個都狂熱起來,於是內心也逐漸開始變化,由一開始的將信將疑。

開始轉變為相信真陽道宮弟子的傳道。

你要說有沒有完全不信的?自然有,但那些人都不在這裏,他們不吃嗟來之食,而是選擇了逃荒到別處去求生。

那麽,那些王侯將相,豪族士紳為什麽信真陽道宮呢?

很簡單,因為真陽道宮可以維持他們的地位與統治,甚至還給了他們一些令他們難以拒絕的渴望:長生。

沒有人不喜歡長生,越有權、越有錢,就越是渴望長生不老。

興城府真陽宮的方丈道號‘明蘇’,興城府人敬稱為‘明蘇上人’。

這位明蘇上人與華城齊闊一樣,都是真陽道宮三代弟子,玄仙道行。

此時此刻,明蘇上人高坐大殿之上,下面坐著的都是整個興城府有頭有臉的人物。

為首的是興城府太守劉祺以及其妻子家人,其次是興城府的豪門望族子弟,或是在興城府有實權的官員。

明蘇上人正在為眾人宣講‘六欲道法’,直說的大殿內天花亂墜,仙光灑灑。

所謂六欲,乃:眼、耳、鼻、舌、身、意。

“眼欲者,見美色奇物。”

“耳欲者,聽美音贊言。”

“鼻欲者,嗅香甜美味。”

“舌欲者,喜美食口快。”

“身欲者,貪舒適享受。”

“意欲者,好聲色名利。”

“此六欲乃上天所賜,專為磨礪人心,故而六欲非是禍患,乃是機緣。酉陽祖師所傳六欲道法,便是告誡蒼生,六欲是上天賜予,不可壓制。若要脫離苦海,獲得長生,需要放縱六欲,廣勵劫磨,方能窺見大道……”

明蘇上人在上面講的津津有味,下面的人也聽得津津有味。

下方人群之中,興城府太守劉祺一臉興奮,雙目中神光熠熠地道:“今日方聆真言妙道,前半生真白活了也!”

說罷,他伸手將一旁美貌的兒媳攬入懷中道:“上師所講六欲道法,可要仔細聽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