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空想

元宵之前, 崔冶力排眾議,把孟昔昭早就編寫好的新農書頒發了出去。

由農部、戶部和國子監共同負責,先刊印, 然後發到各州各縣,讓外面的知縣老爺們, 去思考怎麽教會老百姓的問題。

這肯定是要人教的, 畢竟,大齊人裏, 十個有九個,都是目不識丁的文盲。

士農工商, 雖說農排的也挺靠前, 但太子不一上來就關心士人,反而如此的關心土裏刨食的農民, 這讓標榜讀書人的某些群體不太滿意。

不過,僅僅是不滿意而已,還沒到十分抗拒的地步, 所以, 他們也就是意思意思,嚷嚷了兩句, 然後就沒什麽動靜了。

說到底, 刊印農書走的還是國庫的賬目,而凡是考中了秀才的, 家裏都有田地,農民把糧食產量提高上去,對他們這些地主老爺來說, 也是有好處的。

這種心態上的微妙區別,就是階級帶來的問題了, 匈奴是奴隸社會,所以貧富差距越大,他們國家越穩定,而封建社會看起來是比奴隸社會好一點,但也沒好到哪去。

上層人士依舊需要靠著壓迫底層,看著底層每日經歷的苦難,來得到心理上的優越感。

孟昔昭從沒想過要改變這一點,不是他不想改,而是,他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社會的變革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完成的,天壽帝都任性成那個德行了,好像全天下都會聽他的話,可當他想要廢後的時候,他成功了嗎?不也是灰溜溜的就認輸了。

整個社會如同一個大型遊戲,孟昔昭作為有高權限的人,他可以設置一些活動,也可以來個版本大更新,借此讓大家生活的更好一些,但他要是企圖從源代碼、也就是社會結構上下手,比如,不知死活的引入民主制……呵呵,哪怕崔冶保著他也沒用,說不定他倆還能被活埋在同一個坑裏。

……

歷史發展是螺旋上升的,沒有坐著竄天猴一下子升到巔峰,從古至今空想家有的是,人家的理論也沒什麽問題,後世人往往能給出很高的評價,然而在他們當時生活的年代,那就是異端,一提出來,就要被瘋狂針對。

但這也不代表孟昔昭就什麽都不做了,決定徹底放棄、躺平;他一直都在做啊,他引導那些有天賦的人,讓他們自發的動腦筋,人人都想過好日子,但在沒有條件的時候,大家只能過苦日子。

當適當的工具出現了,人們就會出現購買欲,強大的購買欲,又會激發創作者的激情,一開始只是很不起眼的小東西而已,人的學習能力如此強大,很快就會有人總結出一套理論,再有別的人根據這套理論,繼續往深裏發展,慢慢的,科技樹就點出來了。

孟昔昭可以保證,自己和崔冶還在朝的時候,他會一直敦促崔冶,讓他鼓勵這種學術的發展,但他沒法保證後面的人也會這麽做,還是那句話,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做的,剩下的,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畢竟不管現在他設想的有多好,未來都會出現一個蠢貨,把天下再一次搞得烏煙瘴氣,或許這蠢貨會一百年、乃至幾百年以後再出現,但有一點孟昔昭能確認,那就是他肯定會出現。

……

嘆口氣,孟昔昭翻看著讓慶福買回來的樣品,此時已經有了活字印刷術,但由於活字印刷術成本太高,而且麻煩,最常見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這本就是印刷出來的,書封上印著書名,還有作者。

一共倆名字,第一個是他的,第二個是石大壯的。

孟昔昭:“……”

看著自己的名字出現在這本書上,孟昔昭感覺可羞恥了。

畢竟他認為,自己頂多算個主編,主要的內容,都是他從別人那裏摘下來的。

自從崔冶常駐文德殿之後,孟昔昭也幾乎是常駐東宮了,前段時間忙到腳不沾地,後來稍微松快一點,崔冶又不讓他離開,他還有他的理由,說什麽他的耀武揚威、就是給其他朝臣的震懾……

此時他們就坐在同一個房間當中,崔冶擡起頭,看見孟昔昭盯著書冊表情復雜,他想了想,問道:“二郎,可要用午膳?”

孟昔昭看他一眼,並沒有被他轉移注意力,“以後這種事可以不要署我的名嗎?”

崔冶:“這本就是你的功勞,為何不能署你的名?”

孟昔昭:“……我不欲爭名奪利。”

而且他要臉,他一個對農業一竅不通的人,居然被放在和石大壯一樣的地位上,作為知道自己真實水平的人,他真的很難照單全收。

崔冶擰眉:“可是二郎聲名狼藉,部分百姓對你有誤解,你難道不想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愛戴你嗎?”

孟昔昭:“……”

他面無表情道:“不想。”

他又不是閆順英,沒有那麽膨脹的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