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作(第2/4頁)

說完,孟昔昭轉頭,看向表情目瞪口呆的龔獸醫。

“龔獸醫,你師從何處?”

龔獸醫一個激靈,醒過神來,趕緊回答:“小人師從喬家谷。”

喬家谷,就是四大民間醫派之一,不管水平咋樣,反正是個正經出身。

孟昔昭又問:“你是獸醫,可學過醫人?”

龔獸醫:“小人從小學的便是醫人,弱冠那年,家鄉附近的余員外家裏的牛病了,小人試著為其醫治,這才走上醫牲畜的道路。”

孟昔昭點點頭:“那我問你,醫人和醫牲畜,在用藥上,有什麽區別。”

這是龔獸醫的專業,他回答的十分順暢:“小病用藥藥方一致,只是藥量需增加,大病用藥——”

孟昔昭打斷他:“等等,你先說小病藥量,需增加多少。”

龔獸醫:“這要看牲畜的種類,若是羊,兩倍藥量即可,牛的話,需得五到十倍藥量,端看是公牛母牛、大牛小牛……”

這回連天壽帝都沒耐心了:“誰要聽你說這些!說馬,汗血寶馬!”

龔獸醫一個哆嗦,咣當一下,他也跪下了,不過他是嚇的。

“汗、汗血寶馬體型較匈奴馬略小,藥量也略小,只需人的七倍即可——”

天壽帝眨眨眼,目光重新回到那個托盤上。

一個人吃一株才能立刻暴斃,一匹馬要吃七倍,也就是七株,而三匹馬加一起,二十一株……

斷腸草從來指的都不是一種植物,只要毒性大,而且又長得無害,容易被人誤食,就都會被樸實無華的勞動人民命名為斷腸草,而且歷朝歷代,都有區別。

齊朝的斷腸草,就和前朝的不一樣,是一種葉杆大約四十厘米長、葉片寬大且柔軟、頂上還會開漂亮小花的野草,若能長成一大片,那肯定是比所謂的油菜花田、薰衣草田還漂亮的景色。

此植物葉大,杆粗,一株看著就很顯眼了,如果二十一株全都放一起,除非那人高度近視且色盲,不然絕對不可能將其漏掉。

天壽帝的臉色開始產生變化。

他這人不是笨,就是懶,以及不關心跟自己無關的事情,孟昔昭都把事實懟到他眼前了,他就是想看不出來,也不可能了。

舉一反三,他很快就意識到,不僅這麽多草混進去很蹊蹺,這馬一口氣把草全吃了,更蹊蹺,要是斷腸草真的混在食槽裏,馬肯定是慢吞吞吃完的,估計沒等吃到第七株,毒性就開始發作了,怎麽可能還乖乖的把剩下的也吃完呢,除非,是有人把其他的草料都撤了,專門給汗血寶馬吃斷腸草。

天壽帝的臉色忽明忽滅。

孟昔昭就跟沒看見一樣,他繼續慷慨激昂的說:“陛下可聽見了?若說太仆寺丞李淮將上等草料換成了劣質草料,而草料當中混進去一株,還情有可原,混進去二十多株,這是什麽天大的巧合嗎?若此事是李淮所為,他應當是這天下當中,最不願此事敗露的人,汗血寶馬乃是他的責任,馬出事,他就出事,他怎麽可能犯下這種淺顯的錯誤,因此,微臣鬥膽斷定,此事並非是李淮貪贓枉法,而是有人陷害栽贓!”

大殿之內頓時陷入死寂。

甘太師估計怎麽都沒想到,事情會是這樣的發展。

和匈奴使臣談判,甘太師前兩天是跟著一起旁聽了,但聽了半天都是瞎扯,而且孟昔昭當著使臣的面,也不敢說跟李淮有關的事,甘太師尋思著,等使臣走了,他才敢提,而甘太師打的也是這樣的主意,到時候他跟著一起提,不把李淮弄死,也得把他弄個半死不活。

可他想不到孟昔昭居然會在談判結束以後,特意給自己爭取出一個夾縫的時間,契約沒簽,匈奴人沒走,但也等於馬上就走了。

如今孟昔昭趁他不在,獨自面對陛下,而且,還抓住了他的小辮子。

甘太師此事辦的倉促,雖然有疏漏,但他覺得疏漏在於太仆寺裏並沒有李淮貪汙的真正證據,可他哪裏知道,孟昔昭根本不去調查那一摞摞厚的賬本,而是從汗血寶馬上下功夫。

跟天壽帝和孟昔昭想的都不一樣,甘太師根本就沒找一堆的斷腸草來,要是找來了,說不定他就發現這裏面有問題了,由於時間緊張,他是從自家的藥鋪裏,抓了一副要命的毒/藥,加大劑量,熬成一個個的藥丸子,給這三匹馬,一匹吃了一粒。

想弄死幾匹馬,不是那麽難,辦法有一堆,可要賴在李淮身上,甘太師思來想去,只有從草料上下手,可以保證馬死得立竿見影,而且還能推脫是無心釀成大禍。

畢竟他也知道,說李淮故意弄死這幾匹馬,別說天壽帝了,就是他那死去的耳聾眼花的老娘,也不可能相信啊。

計劃暴露了,害人不成,反將自己的險惡用心顯露出來,甘太師並不知道這邊已經變成了這樣,不過,他就是知道了,也不會太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