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國庫(第2/5頁)

文人流行養門客,尤其是標榜大儒的文人,家裏肯定有那麽幾個幕僚一樣的存在,有些人是奔著做官而來,也有些,就是想博一個清水名聲,不做官,但給做官的人出主意、辦事,既不沾染汙濁,還能受人尊敬、被人敬仰。

閆順英家裏這幾個,就是幹這個的。聽了小廝的話,閆順英把頭扭過去,吩咐小廝:“去,把幾位先生都請來。”

……

王易徵是上午擊的登聞鼓,中午,這事就在整個應天府傳開了。

登聞鼓是從魏晉就有的東西,因為具有上達天聽的作用,一面鼓,巨大無比,敲響之後,不說方圓十裏,最起碼幾百米之內,是都聽得見的。

所以之前甘太師等人嚴防死守,看見形跡可疑的人就抓起來,因為不能等他們真的敲鼓了才抓,真的敲鼓了,那動靜就太大了,抓了也不頂用了。

凡事,最怕鬧大,這一鬧大,什麽牛鬼蛇神就全出來了。

此時,牛鬼蛇神一號,參知政事孟舊玉,正在刑部施壓,讓刑部放人,看著刑部尚書那張老臉,孟舊玉義正言辭、唾沫星子橫飛。

“有人擊鼓鳴冤,你們不去調查事情真偽,反而先把報案的苦主抓起來了,那登聞鼓是陛下所立!張尚書此意,莫非是想說,登聞鼓已然不屬於陛下了,而是屬於你張尚書了?”

張尚書:“……孟參政,話可不是這麽說的,下官是接到了另一宗報案,才把王易徵此人抓了起來。”

孟舊玉問:“他犯了什麽事?”

張尚書:“…………”

他怎麽知道,甘太師沒說啊。

情急之下,張尚書想起王易徵自己說的,他去過南詔,他是有功之臣,他腦袋裏燈泡一亮,立刻搶答:“他裏通南詔,有賣國之嫌!”

孟舊玉霎時冷笑一聲:“南詔都沒了,他賣國給誰看,依本官看,你就是捏造罪名,無中生有!張尚書,我就問你,這人,你是放還是不放,你若不放,那就休怪本官不客氣了!”

張尚書是甘太師一手提拔起來的,肯定不會聽孟舊玉的,於是,這倆人就杠起來了,整個刑部雞飛狗跳,人人自危。

而另一邊,牛鬼蛇神二號,孟昔昂,已經寫好了書劄,遞給自己的上峰,禦史大夫姜放過目。

禦史台裏真正的老大是禦史中丞,禦史大夫的官職比禦史中丞高,但並不管事,而孟昔昂之所以越過禦史中丞,直接找姜放,是因為,這個禦史中丞,姓甘,是甘太師的親兒子。

姜放一目十行的看完這封書劄,越看,他這表情越微妙。

因為孟昔昂通篇講的不是三司使魚肉鄉裏,而是由於三司使魚肉鄉裏,導致百姓對大齊的統治怨聲載道,三司使巧立名目,各種橫征暴斂,錢財都進了他的兜裏,而這罵名,全讓天壽帝背了。

後面,孟昔昂還舉了幾個例子,什麽皇帝不配當皇帝,皇帝是閻王,三司使是小鬼,好官你不信,奸臣你當親兒子一樣看……

姜放:“…………”

他也討厭邱肅明,他也恨不得讓邱肅明早點完蛋。

前段時間孟昔昂上躥下跳、各種上劄子的時候,就是他暗中擋住了禦史中丞的報復,但他並沒有聲援孟昔昂,畢竟那時候,還是他們孟家自己的事,他可不想替孟家人辦事。

今日不同了,導火索出現,孟昔昂雖然還是因著私心才這樣做,可他確確實實,是在為百姓說話。

姜放神情不變,不過,他確實挺佩服孟昔昂的。

竟然能想到以這個角度來勸說皇帝,沒錯,一味的控訴三司使根本沒用,還是得從陛下在意的點上下手。

姜放也有了一些靈感,看著孟昔昂,他也不像之前那麽敬而遠之了,還拿出教學生一樣的態度,給他指點了一番,孟昔昂還是很虛心的,全都認認真真記下,只是有一點,姜放讓他把好官不信、奸臣當兒子那句話去掉,因為這話指向性太高,也太真實,容易引起皇帝的遷怒,可孟昔昂聽了以後,卻沒答應,只是把這句話改了改。

改成了好官死得冤,奸臣笑得歡。

姜放:“……”還押韻上了。

他不理解,直接去掉不就行了嗎,反正例子夠多,非留著這句,不怕成禍患麽。

可孟昔昂十分堅持,雖說,他自己也不理解,但這是他弟弟拜托他的,要他無論如何,都要加上這句話。

總之,這兩人嘀嘀咕咕,又是一番改正,然後,就把自己的劄子遞了上去,孟昔昂一份,姜放一份。

所有書劄,都是先送到右相這來的,閆相公本身就等著呢,他身邊的小廝跟演劇目似的,一會兒一跑進來。

“老爺,孟參政和張尚書打起來了!”

“老爺,滿大街都傳開了,大家看三司使就跟看猴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