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門生(第2/5頁)

剛走進院子,見到孟昔昭,金珠笑著對他福禮:“郎君,奴婢回來了。”

孟昔昭快跑兩步,然後在她面前急刹車:“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怎麽樣,人找到了嗎?”

金珠微微一笑,對他點頭:“找到了,一說,是帶他們上京告禦狀,他們連東西都沒收拾,就要跟我一起走。”

這跟孟昔昭一開始推測的不一樣,他認為,這群人一定是被官府傷透了心,堅決不再信任官府,所以他給金珠備了好多銀錢,讓她務必把這些人籠絡回來。

孟昔昭愣了愣,疑惑的問:“既然如此,為什麽你還回來的這麽晚?”

他以為,金珠這些天,是一直在勸這些人呢。

金珠嘆了口氣:“因為當年的事情發生之後,這個村子裏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了,他們決定去告禦狀,可結果是一連好幾戶人家音訊全無,村子裏剩下的村民,心中忐忑,害怕邱家有人報復,便舉村入深山,抱著再也不出來的念頭。我尋了當地的一些腳夫,跟我一起入山找人,找了十幾日,才終於碰上出來打獵的一個獵戶。”

孟昔昭:“…………”

沒有戰亂,卻還是把人逼進了大山裏,寧做野人,不做順民。

孟昔昭沉默片刻,又問:“都這樣了,他們還願意相信你嗎?”

金珠也沉默了片刻,然後回答他:“郎君,您親眼見到這些人,就明白了。”

…………

等孟昔昭跟著金珠一起出城,看見被她安頓在外城客棧裏的十幾個男女老少,一眼,他就懂了金珠的意思。

年紀大的四五十歲,年紀小的不超過十五,至於中間的年齡段,全是女人,而且都是飽經風霜的女人。

但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他們全都有共同的特點,皮包骨,頭發幹枯偏黃,雙眼格外突出,卻又十分渾濁,年紀大的,佝僂著背,皮膚像褶皺的紙,年紀小的,如同驚弓之鳥,膽怯的躲在大人身後,總是去舔自己的嘴唇,有幾個頭發還發白。

說句難聽的話,這些人,看著都不像人了。

深山是這麽好住的麽,但凡外面有活命的機會,人們都不會往山裏鉆,桃花源只存在於虛擬的世界當中,真實的躲進深山裏,就會變成這個樣子,物資匱乏,吃不到鹽,也吃不飽飯,衣不蔽體,每天過得,都是野人一樣的生活。

尤其,他們還有個特別致命的點,沒有青壯,無論是種地還是打獵,收獲都不足以養活這麽多人。

所以,他們看見金珠以後,看見她穿著綾羅綢緞、雇傭著大批腳夫,又願意給他們吃的穿的,還說要幫他們告禦狀,他們想也不想,就跟著出來了。

因為留下,也沒活路啊。

十來年,天老爺仿佛跟他們有仇一樣,讓他們做出的每個決定,都是錯誤的,告禦狀,告沒了幾戶人家的性命,躲深山,最終害得所有人成了這般模樣。

他們是跟天搶食的農民,不知道什麽大道理,也無法怨懟誰,他們只是很困惑,非常困惑,為什麽想活下去,就是這麽難呢?

之所以安排他們住在外城,找的客棧也是非常破舊的這種,是因為他們的外形,實在是紮眼,旁人一看,說不得還會把他們當成流民。

據金珠說,她找到這群人的時候,他們一個村子,如今就剩下三四十口人了,那些沒來的,有的是實在沒法上路,有的,是不敢跟著去,怕丟命,還有的,是留下看家了,深山不比外面,有野獸出沒,還是要留著人守家的。

因為在山裏過了好多年,真定府周邊的山,地屬北方,自然資源沒有南方和東北那麽多,山中貧瘠,雖有桑蠶樹、有亞麻,可不多,山裏又容易勾破衣服,金珠剛看見他們的時候,幾乎人人身上衣服都不完整,小孩甚至是光屁股跑的。

如今金珠已經給他們買了新衣服,一人一套穿上,可新衣服太新,哪怕是最普通的成衣,穿在他們身上,還是有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就好像,他們不配。

他們自己大約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渾身不自在,僵硬的站著,手都不敢往自己身上放。

難以想象,這就是大齊的子民,在應天府夜夜笙歌的時候,而這些人,在山中衣不蔽體,忍饑挨餓。

孟昔昭徹底沉默了,他實在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麽,盯著其中一個小孩黑黢黢的臉,孟昔昭的臉色也開始向這個方向靠攏。

而這時,這群人當中走出一個老爺爺來,他看著比其他人鎮定一些:“老爺,小民見過老爺。”

孟昔昭看向這個人,聽著他說的是雅言,不禁詢問道:“你會雅言?”

這人彎下自己的腰:“是,小民去過府城,考中了秀才,所以會說幾句雅言。”

難怪。

一般農民是想不到去告禦狀的,一來沒這個心氣,二來,農民怎麽知道去哪裏告禦狀,當初那些人進了應天府,直奔登聞鼓院,肯定是背後有人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