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你入府三載,外頭是如何說道的你久在京中,自是比我聽得要多,你母親和父親雖不會說你什麽,可有些事情你也應當提起日程來,何故任人直戳他們二人的脊梁骨。”

寧老夫人被喬氏冷著臉拉扯著離去時,喬氏還不忘回眸叮囑秦楨早點歇下,可直到她們的身影穿過竹林小徑隱入夜色中,秦楨步伐都未邁出一毫。

寧家多年來主事的也是寧老夫人,若是端起教訓小輩的姿態來,也是強壓而下的威嚴。

皎白月色斜斜撒入凝結成冰的池面,三三兩兩地倒影著女子亭亭玉立的身姿,仰起的下頜勾勒成道秉直的線縷,臉上閃過幾絲茫然,稍許地透露著女子動蕩不安的內心。

大婚當夜沈聿白都不曾碰過她分毫,只是顧及她的顏面沒有離開臥閣而已,翌日之後便搬去了書房獨居至今,怎會憑空多出一兒半女來。

實際上這並不是初次聽到他人提及子嗣的問題,過往的時間中,秦楨時不時地就會聽到別人談論她的肚子,或是當眾對她指點迷津的,或是在背後指指點點的,就是比今日更加難聽的話語也曾聽到過。

戳心的話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但秦楨不能,也不應該讓喬氏因她而承受來自他人的碎嘴。

雪不知何時洋洋灑灑墜落,天愈發的嚴寒,她的腦子卻亂得如同沸騰的熱鍋,燙得她都有些不清醒。

聞夕找來時只見她獨自佇立於院中,粉白相間的鬥篷被落雪打濕了也沒人上前撐傘,緊忙跑過去,“少夫人怎麽一個人站在這兒,院中的人都哪兒去了,也不來……”

“是我喚她們離開的。”秦楨手中被塞入溫度恰到好處的暖手爐,雙手早已經被凍僵好一會兒才緩過來,沉默須臾後,心中也有了定奪,踩著落雪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回走,“明日小年,吩咐小廚房備上餃耳的食材,我早些過去。”

聞夕眼眸微微瞪大,睨了眼自家夫人的神色也如同往常,遲疑片刻,問:“您要親自下廚?”

“嗯。”秦楨知道她在驚詫些什麽。

還未出閣前秦楨雖知沈家待自己視如己出,但心知沈家對自己的好是她這輩子也償還不清的,平日間行事也著意小心些,不落人口實,也不曾端出絲毫世家小姐姿態染不得煙火氣息,更是經常往小廚房去,時不時地跟著師傅學些新鮮的吃食,做好後送去各院給眾人品嘗。

後來不再前往小廚房也是因為那碗湯羹。

時至今日秦楨都弄不清楚,從食材到制作再到將桂花湯羹送往宣暉園都沒有經手過其他人,甚至湯羹出鍋前她還試過一小口,為何偏生出了問題。

若不是宮中太醫查驗指出湯羹帶有催.情的藥物,她都不曾懷疑過源頭出在自己的身上。

也正是如此,秦楨再也沒有踏入過小廚房。

三年前發生那件事後,國公府的掌勺師傅和打下手的丫鬟小廝們都被換掉,是入府三載的掌勺師傅們也是頭次見到有主子往這邊來,彼此間遞了個眼神,戰戰兢兢地盯著秦楨的動作,生怕她在這兒見了血。

盯了好半響後他們才隱約察覺到這位主子並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世家少夫人,也稍稍安了心忙起手頭的活來。

圓鼓鼓的餃耳沸騰翻滾著,薄薄的面衣包裹著細碎肉末,切成小段的芤夾雜於肉末中作為點綴,舀入擺放整齊的小碗中,噴香的清香撲鼻而來。

秦楨命人分別送去給了寧笙和沈希橋等人,離開前將尚未下鍋的餃耳裝入紙袋中,帶著聞夕端過已經熟透的餃耳離去。

現下不過清晨時分,秦楨抵達東苑時喬氏梳洗將將結束。

聽聞屋外的丫鬟喚著少夫人時喬氏整理著外衣衣襟的動作停頓須臾,側眸瞥向踏過門檻而入的秦楨,她手中甚至端著份冒著熱氣的小碗,“你怎麽不好好歇會兒起這麽早,我還想著晚點兒去尋你。”

“想著許久沒有下廚,趁著今日是小年,便去了小廚房做些餃耳過來給您嘗嘗。”秦楨掀開悶著小碗的蓋子,取來湯勺攪拌須臾擡起眸,睨見喬氏神色中的詫異,盈盈笑道:“母親快來試試,有些年頭沒下廚了,也不知道是否退步了些。”

喬氏聞言目光微動,接過湯勺撥弄著漂浮於水面上的餃耳,取出一個裝於碟中。

余光瞥著秦楨笑意盈盈的神色,她心中有了思量,“昨夜我本想去找你,但和姑母聊完後時辰也不早了就沒有過去,我早年間體寒,也是二十出頭才懷上的聿白,你現下年歲尚小,也無需過多著急,況且聿白公務繁忙甚少歸家,這些都不是你的問題。”

秦楨心下微動,把竹箸遞過去,不疾不徐地將昨晚的所思所想道出:“三載來我和夫君之間關系算不上融洽,夫妻相處之道是兩人的事情,往生還長也不能就這般下去,也定是要有人低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