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觸動(第2/2頁)

人群裏面,有家屬見到方教授急著站起來過問:“方教授,是不是您說的那位醫生來了?”

“是——”方教授話剛落地。

幾個家屬齊齊站在傅醫生謝醫生面前鞠躬:“感謝醫生願意趕來這裏救我父親的性命。”

突如其來,是叫傅醫生謝醫生感覺唐突。

感謝完,這幾位家屬自動自覺快速讓出通道,絕不阻礙和給醫生們的工作添麻煩。

見狀,方教授嘆聲氣,領傅醫生謝醫生繼續往前走時,嗓子裏哽了哽,需要考慮如何解釋下剛才的情況。

是有點兒難以說明,尤其在這個大災難發生的時間段,一旦說不清楚被他人竊聽見實屬遭殃,怕會引起社會矛盾。

普通大眾的情緒是非常容易隨波逐流的,貫徹的是哲學基礎裏頭講的主要矛盾激發時人們自發會先抓主要問題。

如此引發全國震動的大災難發生,各類受災群眾的淒慘照片刊登在全國報紙上引發無數人的同情心,個個想著醫生快點救這些人要緊。

在醫生們眼裏每條命都是命,不管是何性別身份不管是什麽年齡段的人,這是前文一再強調過的,現在大災發生後,前面這句應該加上“不管是不是在災區裏受難的病人”。

只可惜媒體的關注熱點引導著輿論,很容易讓普通大眾忽略了這樣一群病人。

這位病人的家屬給醫生鞠躬時個個在暗中擦淚花不敢哭訴是這個原因了。

有苦難言不敢說出來怕被大眾“群嘲”。

你家的病人再等一下不行嗎?不知道因為大災多少無辜受災百姓快死了,多少災民連醫院都住不上,你家病人至少住在醫院裏有醫務人員照顧著了,好意思訴苦?

實際情況是,突發事件發生之後,平日裏哪來多余的醫務人員待命,只能調配醫院裏的原有醫務人員奔赴災區支援。

往往變成了,在住院已進入計劃中手術治療的病人突然接到主治醫生離開去災區救命的消息,導致誰能給這些病人做手術呢?

你災區災民的命是命,我們家的病人難道不是命?

更慘的是那些命不好的,可能等不到醫生回來期間病情突然惡化或是有其它災區伴發情況給耽誤了救治時機。

方教授坦言:“所以傅醫生說要去災區時,我跟他說明情況,你不如留在這裏幫幫我們,我們很多同事走了,真的是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