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一道聖旨(第3/6頁)

詹灼鄴面色平靜,沉聲道:“兒臣對姜小姐一見傾心,還請父皇成全。”

耀靈帝掀開茶蓋,聽了太子的回話,他忍不住嗤笑道:“一見傾心,你別當朕是傻子,姜家小女上個月才入京,你與她第一次相見是在哪裏?”

詹灼鄴如實回答:“靈堂。”

耀靈帝剛剛喝下的茶水被驚得嗆了出來,他顧不得擦拭龍須上滴滴答答的茶水,瞪圓龍目問道:“姜少傅的靈堂?”

“正是。”

耀靈帝愣住神,渾濁的眼瞳裏有微光閃動,須臾後,他醒過神來,緊繃著臉訓斥道:“你還好意思說出來,朕都替你感到羞愧!”

言罷,他手撐頭穴,似是感到疲憊地閉上眼:“朕乏了,你退下罷。”

“兒臣告退。”

鎏金雕花殿門一開一合,殿內濃郁的檀香氣消散了些。

曹公公小心走上前詢問:“陛下,可需奴才取來養神丹?”

耀靈帝睜開眼,他盯著青煙裊裊的香爐,眸色隱晦不明,過了半晌,啞聲道:“不必了,換上鵝梨帳中香罷。”

曹公公聞言神色一震,卻未敢多言,很快就換好了香。

檀香苦冷的味道很快被清甜梨香取代,耀靈帝沉沉靠著冰涼的赤金龍椅背,腦海中漸漸浮現出如這香氣一般清冽甜美的女子。

宮裏的人都以為,他與琳瑯第一相見,是從那場插花宴開始。

其實他在很久之前就見過她。

那是在卓少將軍的靈堂上,十六歲的少女一襲素服,頭簪白絨花,臉上未施粉黛,仿若雨後梨花,清麗逼人。

與其他放聲痛哭的人不一樣,少女立在人群中,那雙清澈如水的眼眸靜靜看著棺槨,眼中無淚。

她的神色並不悲切,只有對親人的悼念。

他接近少女,卻不知要說什麽話好,只幹巴巴問道:“你...難過嗎?”

少女擡起頭,一雙極為漂亮的鳳眼看向他,緩緩搖了搖頭:“兄長說過,如若有一天他死了,讓我不必為他難過。”

“為何?”

“因為哥哥的死,換來萬家百姓安康,這是他作為大燕將領的使命,哥哥完成了他的使命,死而無憾。”

“九殿下,人生在世,真正能做到死而無憾的又有幾人呢?”

從少女隱有淚花的清澈眼眸裏,他看到了卓家滿門忠義。

那一瞬間,他在心裏暗暗發誓,要守護好眼前的少女和她的親人。

冰冷的龍椅帶來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卻無限放大人內心的恐懼,他懼怕權利在手中漸漸流失,亦擔憂有人覬覦這高高在上的位置。

到了最後,他...兩樣都未做到。

他追求長生之道,除了貪戀權勢的滋味,更害怕他會在死後見到琳瑯。

他怕琳瑯會用那雙清澈的眸子盯著自己,問他這一生,可有遺憾?

他的遺憾是永遠彌補不了,可他和琳瑯的孩子....不應像二人一樣。

——

一場大雪消融後,氣溫開始回暖,樹木抽出新芽,盈盈青草在土壤中生長,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清新氣息。

與此同時瘋狂滋長的,還有京城裏盛傳的各種流言蜚語。

起初,瞧見被巡檢司封鎖的姜宅,有人猜測皇帝為保全太子清譽,十有八九會像以往處理與五皇子苟合的幾位宮女那般,悄無聲息了處理了姜家小女。

看熱鬧的王公貴人們假惺惺感概:

可嘆姜老爺和姜夫人當年一念之仁,留下姜小姐這個無窮禍患,克死前途無量的兒子不說,姜小姐還因和太子偷.情之事敗露,鬧得滿城皆知。

就在眾人篤定姜小姐命不久矣之時,一日,十皇子帶著一眾豪仆氣勢洶洶沖進歲錦巷,結果被身手矯健的巡檢使攔在外。

有目睹當時場景的百姓們私下相傳,說那日十皇子見強闖不進姜宅,於是扯著嗓子在墻外高喊讓姜小姐安心,他準備入宮面見父皇,請求父皇給二人賜下婚事。

眼見龍子采花變成了二龍子爭珠的戲碼,京城裏貴人們又精神了。

各種細扒之下,又流傳出十皇子在多年前的花燈節上就與姜小姐相識,而端妃同樣很中意於姜家小女,故而頻頻召她入宮。

眼見著二人的婚事就要敲定,太子卻半路插進來橫刀奪愛。

後來,各種謠言越穿越玄乎,甚至連汝南郡主都親自下場,放言她與太子快要成婚,姜小姐才是那個橫刀奪愛之人。

為此,京城最大的聚寶齋賭坊特意為姜家小女開了一場賭約,押她最終會花落誰家。

這日下朝,有幾位官員攔住了蕭時晏的去路。

“哎,蕭世子,聽說你前年就押中了姜少傅能當狀元郎,如今你能不能猜一下姜小姐會成為....”

說到最後,那人壓低了聲音:“哪一位皇子的良娣?”

蕭時晏垂下眼睫,遮住眼底的黯然,淡聲道:“諸位大人說笑了,蕭某與太子和十皇子並不相熟,無從窺知二位貴人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