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將計就計(第2/5頁)

哎...聰明人的世界,果然和他沾不上邊。

詹灼鄴舉步上前,他看向馬上的小少傅,語氣難得一見的謙卑有禮:

“少傅想如何助金烏國洗白罪名?”

月光照映在太子如玉俊容上,給他周身披上了一層清暉,姜玉竹恍然與周鵬有了同樣的感覺,覺得眼前的男子如皚皚雪山般聖潔無瑕,情不自禁收起了提防之心,俯下身湊在他耳畔低語。

少年額上的碎發順勢垂落下來,拂過男子耳畔,低啞軟糯的嗓音聽得人耳根都有些酥麻。

詹灼鄴的視線從小少傅烏發上的白玉發冠緩緩遊走,落到少年賽雪面頰,精巧耳垂,最後停留在領口那截子纖細白膩的玉頸...

姜玉竹低聲與太子交代完計劃,她擡眸看向太子,等待著他的回應。

“孤沒聽清楚,勞煩少傅再說一次。”

太子態度如此謙虛,讓姜玉竹都感到有點不適應,於是湊得更近了些,簡化了內容,又細細與太子說了一遍。

不過太子今夜可能流了太多血,連帶著腦子都有些不不好使,姜玉竹足足說了三遍,才見太子點了點矜貴的龍首,淡淡道:

“少傅的法子不錯,孤會差人去辦。”

一夜驚心動魄後,姜玉竹悄悄回到行宮,一覺睡到翌日黃昏。

在她昏睡的這段時間裏,整個行宮內亂翻了天。

太子在南苑獵場遭遇刺殺之事一徑傳出,當即引起百官嘩然。

耀靈帝極為動怒,一想到自己的兒子差點在自家門口被人暗殺,即刻下令封鎖行宮,決意搜查出刺客的同黨。

先是有消息傳出來,說皇城司使在刺客的屍身上發現飛廉圖騰紋身,而這獨特的圖騰紋身獨屬於金烏國,於是順藤摸瓜出這些刺客竟然是金烏王送來參加春蒐狩獵的勇士。

金烏使臣看到刺客屍體上的圖紋,急得在耀靈帝面前飆起了金烏語,以本族真神的名義起誓,他們絕不會派人刺殺大燕儲君,相反,金烏王一直很感念太子在金烏和匈奴開戰時沒有橫插一腳。

正當金烏使臣百口莫辯之際,傷勢未愈的太子請求面見耀靈帝。

據親眼見證這場跌宕起伏事件的官員傳言,太子那日在行宮大殿上力保金烏使臣,讓大理寺驗屍官再次查驗刺客屍身上的紋身,果然發現了一些蹊蹺。

原來飛廉圖騰紋身下面居然還隱藏著另一幅圖騰,通過顏色比對,隱約能分辨出是一只齜牙咧嘴的狼首。

狼首正是匈奴人的圖騰。

在場官員醍醐灌頂,看來是匈奴人不甘心被太子率領的玄月軍打回老窩,故意派出刺客暗殺太子,順帶嫁禍給金烏,意圖挑起兩國紛爭。

多虧太子沒有被仇恨蒙蔽雙眼,即便身受重傷,依舊選擇相信金烏國,最終抽絲剝繭,發現隱藏在背後的始作俑者。

真相大白後,耀靈帝當即下旨,命太子派玄月軍助金烏擊退匈奴,並決議讓大燕與金烏締結盟約。

於是乎,太子在當初歸京城時被收繳的兵權,又原封不動地回到手中。不僅如此,大燕日後與金烏締結邦交,兩國開通互市,身為北涼地頭蛟的太子自然能從中得到源源不斷的好處。

在啟程回京的隊伍裏,姜玉竹側身倚靠蓬松的靠枕,一手捧書,一手從玉盤上拾起一顆蜜餞放入口中。

她扭傷的腳踝上還固定著夾板,因車廂裏無外人,她索性脫去鞋襪,光著足面,將夾著板子的那條傷腿高高翹在木幾上。

要說太子還真是上道,她那夜在圍場裏建議太子在刺客屍身上紋繪狼首圖紋,從而擾亂視聽,幫助金烏國洗脫罪名。

畢竟與一向踏實的金烏國相比,頻頻侵犯大燕領土的匈奴人更叫耀靈帝心生忌憚,若是兩國能借此機會聯手,自然是再好不過。

此事之後,金烏王定會感念太子的恩情。

想要收攏一個同盟,雪中送炭往往比拳打腳踢更能籠絡人心。

太子後續所做的一切,比姜玉竹預判的更加圓滿,可要做成這件事卻不簡單,往往需要彰顯出隱藏的實力,譬如讓耀靈帝放手北地兵權,又如讓門下省同意開通兩國互市。

不過姜玉竹沒有姜太公扶持一代明君的野心,她深知一將成名萬骨枯的道理。一代帝王身後,要犧牲的何止是萬骨,她愛惜小命兒,不想化作帝王寶座下的一架無名白骨,只想和父母兄長平安順遂度過一生。

她瞥了眼手邊的牡丹紋文具匣,那裏面裝著她早就攥寫好的請辭書,只待回到京城後,呈給皇上。

“咚咚咚”

聽到一陣不情不重叩擊聲,姜玉竹推開雕花軒窗,探頭看去,原是蕭時晏策馬走在車旁。

“瑤君,我聽說你在獵場上受傷了,傷得可嚴重?”

男子一襲雪色織金錦袍,玉冠束發,身姿挺拔,氣宇軒昂,眉眼間滿是關切,溫言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