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宮宴(第2/4頁)

丫鬟和婆子們都立在廊道上大眼瞪小眼,既不敢勸,也不敢攔。

薛敬川卻在一旁做小伏低地哄著龐氏,左不過是說他會好生勸薛老太太,不會再委屈了薛懷和瑛瑛。

盛怒之下的龐氏哪裏聽得進去這樣中和的話語,當下又恨恨地說:“我還不了解你?你那娘一喊頭疼腳痛,你便要乖生生地做你的大孝子去了。勸?怎麽勸都無用。”

聽到此處,杜嬤嬤猜到了昨夜在榮禧堂內必然爆發了一場極為激烈的爭吵。

薛老太太明著是不喜歡瑛瑛而屢次鬧出事端來,其實不過是在與龐氏打擂台而已。譬如薛老太太喜歡柔嘉公主,龐氏卻偏要與她唱反調,連瑛瑛這般出身的女子也肯娶進門來。

龐氏與瑛瑛婆媳和睦,瑛瑛便全身心地依附著龐氏。

薛老太太年輕時便是一副剛強又說一不二的性子,遲暮時仍是固執又獨斷專行。

此番薛懷決意要搬出承恩侯府的舉措也著實惹惱了她老人家,放話說自己這個一品誥命夫人還有進宮面聖的本事。

承恩侯府裏並不是只有薛懷一個男丁,承恩侯世子一位也並非只有薛懷一人能坐。

這氣頭上的一番話語傳入龐氏的耳朵裏,她霎時便顧不上什麽尊卑孝道,什麽婦人之禮,當即便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要跟著薛懷一同離開承恩侯府。

只單單她一人離開尚且不足以消弭薛老太太的氣焰,龐氏決意一定要帶上薛敬川才好。

所以她才會在霽雲院氣勢洶洶地演了這一場戲。

薛敬川篤愛龐氏,又心疼自己唯一的兒子,一時間便立在原地不知所措,眼兒都紅了大半。

龐氏不曾心軟,繼續道:“我這一去別苑,你也樂的清凈,很該去尋你那親親表妹才是,反正人家還待字閨中,日日夜夜念著你呢。”

當初薛老太太有意讓娘家侄女嫁給薛敬川為妻,可薛敬川卻對龐氏一見鐘情,自此也埋下了婆媳失和的禍根。

薛老太太如此厭惡龐氏,也有為自家侄女抱不平的緣由在。

提到這些陳年往事,薛敬川本就窘紅無比的臉色上愈發透出窘意來,他支支吾吾地說:“瑤瑤,我心裏只有你一人,哪裏有什麽表妹?你是最知曉我的。”

龐氏卻不聽他的辯解,這便氣沖沖地要往屋外走去,薛敬川適時地攥住了她的皓腕,又是一陣小意溫柔的勸哄。

杜嬤嬤訥訥地回了松柏院,與瑛瑛說起了霽雲院裏發生的事。

瑛瑛聽後一雙盈盈的柳眉便不由地凝結在了一處,沉思了一陣後問杜嬤嬤:“嬤嬤怎麽看?”

這事本不該去問杜嬤嬤,她身邊尷尬,是老太太院裏出來的嬤嬤,如今雖全身心地仰仗著瑛瑛,卻不得不顧忌著薛老太太舊日裏的情分。

“不破不立。奴婢聽說別苑風光舒朗,夫人正好去散散心。”杜嬤嬤點到即止。

瑛瑛將她的話放在心裏細細揣摩了一番,便笑道:“多謝嬤嬤指點。”

當日黃昏之時,薛懷下值後連晚膳也不肯在承恩侯府裏用,便領著瑛瑛與一大群仆從去了別苑。

其間,寄居在榮禧堂的薛英嫣打發人來說了幾句軟話,薛懷卻置之不理,握緊了瑛瑛的手,領著她一步步往承恩侯府的大門走去。

薛懷顧念著瑛瑛懷有身孕,走路的步調極其緩慢。龐氏到底是舍不得薛敬川,也不肯放下手裏的權柄,白白的便宜了二房與三房,便只有薛懷與瑛瑛一同去別苑小住。

昨日別苑的下人們已收到了消息,晨起時兵荒馬亂地收拾了一通,等馬車停到別苑門前時,幾支挺秀熬立著的梅花便從墻角悄悄露出半點倩影來,引人駐足流連。

瑛瑛不僅瞧見了點點梅影,更能聞到那一股撲面而來的芬芳,別苑裏各處都種著眼裏的花圃,一邁過門檻,便能將這團團美景納入眼見。

她本是擔心薛懷與薛老太太置氣太久,會影響大房在承恩侯府的地位,可轉眼間瞧見了別苑裏爛漫清新的景色,心裏又高興起來。

薛懷與瑛瑛一住便住了小半個月,其間龐氏打發人來瞧過一次瑛瑛,卻沒有提及要兩人回府的話語。

年關將近,陛下為嘉獎肱骨重臣,便特在宮內華清池裏設下宮宴。

薛懷因年初只身前往江南後截下了王啟安的罪證,在永明帝那裏占了幾畝之地,所以此番他也成了宴上重賓,連帶著承恩侯府的女眷們也能一齊進宮赴宴。

自先承恩侯府死去後,薛家便再沒有進宮去赴宴的資格。如今永明帝擺明了是要重用薛錦樓,薛敬川自然高興不已。

他這一輩子碌碌無為,卻生出了個雅名在外的兒子,若是薛懷當真能平步青雲,等他百年之後也終於能與故去的父親交代了。

赴宴的聖旨一下,薛老太太除了高興外,心裏漸漸升起些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