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估息治療基本是死刑,內鏡創新之路(第2/3頁)

現在隨著他的名氣越來越大,必須防止被人打臉。

特別是競爭對手打臉。

因為只要被競爭對手擊敗,他的聲譽立刻就會一落千丈。

居安思危,他必須盡可能的積攢大量生命值,確保永遠能在危機降臨時爆發。

他把醫術屬性面板看過後,決定暫時不升級任何醫術。

至於醫生等級,達到主任醫師後,已經夠用了。

盡管現在只是三級主任醫師。

有這個等級,基本足夠了。

以後攢下了更多的生命值,再考慮把等級繼續提升。

他打開電腦,開始上網查詢一些關於內鏡技術的相關資料。

雖然各大醫院的醫生們,紛紛發表著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贏得在醫學界的地位。但是能夠借鑒學習的並不多。

甚至有一些,在他看來就是沽名釣譽。

內鏡手術最早起源於國外,按理說,肯定是國外最先進的幾個國家,在這方面的技術最為成熟。

他進入醫學網站,檢索相關的國外內鏡文獻資料。

找到了不少幹貨,但是他都已經學習過。

仿佛內鏡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全世界都陷入了一種近乎停滯不前的狀態。

李敬生的眉頭皺了皺。

國人特別勤奮,而且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兩大人種之一。

還是看看國內醫生們的創新。

他開始從一堆的‘垃圾內鏡技術的文章’中搜索著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還真別說。

換了一個思路後,他明顯開始有一定收獲。

其中一位縣級醫院的醫生提出電凝標記的好處。

內鏡手術處理病灶,通常有多種方法,電凝和電切,應該是用得最多的方式。

現在的射頻消融也用得比較多。

反正都是各有優缺點。

電凝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防止出血。

電切則對凝血功能有障礙的病人不太友好。

做內鏡手術時,用電凝的方法標記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

以前也看到有醫生提及過,但是並沒有這位縣城醫生運用得這麽精深。

李敬生順著這條思路琢磨開了。

電凝標記腫瘤,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如果在這個腫瘤四五毫米的邊緣處做一圈的電凝標記,不就能夠很好的確保把腫瘤切幹凈嗎?

李敬生的思路打開後,眼神變得晶亮。

他不是什麽外科天才,但是他的思路一直很靈活。

“把病灶標記的問題解決了,確保手術時能夠幹凈切除整個腫瘤,既不會多切,也不會少切。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沒解決,需要分塊分段切除,仍然有可能造成病灶殘留。

有沒有辦法能夠把整個腫瘤完整的剝離呢?”

內鏡存在一定局限性。

它不像傳統手術,因為它的體積本身就比較小。

就好比拿著一柄刃口只有一厘米的刀子,要把一塊巨大的豬肉一次切開,這根本辦不到。

李敬生絞盡腦汁的思索著。

他不再尋找內鏡方面的文獻資料,而是搜索如何把腫瘤整個完整剝離的資料。

不得不說,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

全世界的醫生那麽多,留下的許多奇思妙想,讓人拍案叫絕。

他也是東學一點,西學一點。

博采眾家所長。

當年很多位中醫大家,還有西醫大佬,都用這個辦法完成了醫術的脫胎換骨。

甚至稱得上蛻變。

李敬生像是冥冥之中有人在引導著他一樣,自然而然的也走上了這條道路。

“老板,這麽晚了還在忙著學習呐!”

文天齊一向不怎麽加班。

今天卻是下班非常晚。

陽光診所的員工加班制度,李敬生一向不鼓勵他們加班。

但是該拼時,員工們都願意去拼。

因為老板從未辜負過他們。

比如小高,當初為了把線下售藥業務做起來,拜了N個幹媽和幹爹,下班後更是打了無數個電話給潛在客戶。

小高的付出,獲得高額回報。

工資直接成為了診所最高的一人。

不過現在已經被文天齊超越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的貢獻大,誰就拿得多。

文天齊當初加入陽光診所時,與李敬生有約定,他要拿提成。

陽光診所的線上業務,也因為有了文天齊的加入,再加上兩位客服妹子的努力,步步高升。

他們都獲得足夠高的回報。

“我想研究一下內鏡技術,看看能否創新。你怎麽也還沒下班啊?”

李敬生笑著問道。

“您不是給我交代了一個任務嗎?這是我查出來的本市從事高端醫療業務的明細表。哪家醫院,哪個團隊從事哪些高端醫療業務,都寫出來了。也許還有一些漏掉的,只能以後再慢慢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