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診療業務是核心,成功典範

那次與她一起搶救包子鋪的老板,能看出來她的專業素養極高。

只是終究在國外呆久了,在醫療程序方面有著很重的國外風格。比如搶救包子鋪老板沒有什麽反應,發現瞳孔出現擴散,她立刻有了放棄搶救的想法。

在人文關懷方面,國外的醫療因為是資本化運作,要更現實一些。

這一點從僑邦醫院的行事作風也能看出來。

倒也不說冷酷無情,而是一切按規矩辦事,表現出來的是人情的冷漠與自私。

在國內的各大醫院,經常可以看到曖心的一幕。

比如醫生冒著結束職業生涯的巨大風險,為患者做手術。又或者實習醫生、護士拼著挨罵,甚至被處分的風險,違規幫助一些弱勢患者。

這種情況在僑邦幾乎不可能發生。

因為大家害怕丟掉工作。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僑邦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都有一個習慣,只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從不會多管‘閑事’。

李敬生只要能把亞妮成功招進自己的團隊,他有信心一點點改變她。

紹兵剛到李敬生診所工作時,因為本身就出過好幾次事故,又在僑邦醫院工作過多年,所以行事風格多少有點冷酷。遇到一些風險比較大的病人,他每次都會果斷推走。

但是在陽光診所工作時間長了後,受到李敬生的影響,他現在處理一些患者時,顯得更加人性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李敬生是團隊的核心人物,他有信心以身作責,起到一個好的帶頭作用。

這邊剛給亞妮打完電話,又接到了一條通知。

他購買陽光診所這座院子的復審手續已經審批完成,下個月八號把尾款打進對方公司的企業賬戶內。然後憑借打款單去開完款證明,辦證。

這件事情他可是從沒有幹過,恐怕還得花錢請個專業人士代辦一下。

下個月八號要把剩下的尾款打過去,壓力還是挺大的。

畢竟大幾百萬,他的診所起步時間還不長,缺乏深厚的積累。

資金方面別說與那些大一點二甲醫院相比,就算比之一般的小企業老板,也有差距。

沿海城市,很多小老板,看著只是開個小廠,湊個千把萬,卻不是什麽難事。

他的陽光診所幸虧這陣子線上售藥業務非常不錯,越來越好,不斷壯大。這個月給他掙的純利潤應該超過三百七十萬。這是指扣除一切費用,員工提成後的純利潤。

還是非常可觀的。

當初真是做夢都不敢想,賣個保健藥居然能夠發家致富,月入幾百萬。

他的診所櫃台賣藥,也很可觀。

一個月的穩定利潤在四十萬以上。但是與線上售藥業務完全沒法比。

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線上售藥面對的客源是全國,那可是十幾億人呐。而線下售藥面對的顧客群體主要是城南老街這一大片。

現在擴大了一些,整個城南至少超過兩成的客源被他吸引過來。

然後江離市其它區域也有顧客慕名而來。

還有,他的診所開通了同城便民購藥業務。這項業務最開始的發展並不好。

第一天就只出去兩單,小高愣了熬了一晚,眼睛都是紅的。

也是小高入職陽光診所以來,最狼狽的一次。

後來李敬生被利民診所的老板抹黑造謠,反倒意外讓陽光診所的正面形象變得更加穩固,而且得到了一大波宣傳。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診所的同城便民購藥業務開始逐漸有起色。

現在很多人體驗到了同城便民購藥帶來的便利。

再加上保健藥的單價一般比較高,達到一定額度就能免派送費。

選擇同城便民購藥的顧客卻是越來越多了。

上個月創造了近七萬塊錢的利潤,這個月應該可以破十萬。

還有,他的診所診療業務這一塊,一個月創收十三四萬元沒什麽壓力。

只是扣除成本,還有給醫生們發的工資,提成,落到李敬生這個老板口袋裏的錢剩不了多少。

算是一個光賺吆喝,不賺錢的業務。

盡管診療業務一個月賺不了多少錢,但是他反而最為重視。對每一個患者都是認真細致,哪怕只是賣一盒十幾塊錢的感冒藥,他也要求接診的醫生必須把患者的病情了解清楚,絕不允許胡亂賣藥。

因為西藥很多都是通用的。

不說包治百病吧,至少治療感冒,總共就只有那麽幾類藥。

熟悉業務的醫生,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患者的症狀,就能立刻開方。

也正是這個環節,李敬生提出了嚴格要求。

不允許教條主義式開藥。

不管有多忙,一定要把患者的病情了解清楚。基礎疾病排查清楚,再開出合適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