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引領診斷新潮流,死對頭出現?

李敬生站起身,大步走向領獎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大家都想看看能與王正海教授並駕齊驅的醫生是何方神聖。

王正海是一個頭頂脫發嚴重的老頭,身形略有些胖。

戴的金框眼鏡很有趣,是那種特大號鏡片的定制眼鏡,包括眉毛、眼袋全給遮住了。

他弄這麽大的鏡片應該不是為了把眉毛遮掉,很可能是為了視物方便。

鏡片太小的話,做手術或者是給患者做一些置管、換藥之類的操作,眼鏡掉下去一點,視線就會受到影響。

從這一點能看出來,王正海教授是個非常實在的人。

“你就是李敬生?”

王正海看到李敬生被主持人領著站到他旁邊,並列在一起,立刻明白了李敬生的身份。

“對,我是李敬生!王教授您好,久仰您的大名。”

這話多少有點違心。

什麽久仰大名、如雷貫耳,那都是客套話。

但是在這種場合說出來,就是能讓對方聽著舒服。

“哈哈,你好你好!我本來還以為起碼也是四十五歲以上的中老年醫生,沒想到你卻是如此年輕,真是後生可畏呀!”

王正海笑著與李敬生熱情握手。

“小夥子是正好在書上看到過類似病例嗎?”

他特別納悶,這麽年輕的小夥子,就算再優秀,診療經驗也會有限。

53分的高分到底怎麽來的?

唯一能想到的解釋,就是李敬生正好在書上看到過類似病例的解析。

“沒有。”

李敬生誠實的搖頭否認。

“哦——那就是工作中正好遇到過類似病例了!”王正海能想到的可能只有兩種。

他絕不認為李敬生能夠憑自己的能力診斷出來。

因為這太過匪夷所思。

“讓您見笑了,我輪轉的科室雖然有多個,卻從未在血液科室工作過。能診斷出這個病例,算是誤打誤撞吧!”

李敬生憨厚的笑了笑。

這時,西醫協會的會長已經親自過來給他們挨個發獎章。

漂亮、高挑的女工作人員端著盤子。

“王教授,恭喜恭喜!”

“謝謝金會長!”

王正海接過獎杯、榮譽證書、500元現金紅包,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榮譽這東西,即便拿過很多次了,但是沒人會嫌多。

“喲,李醫生真是年輕有為呀!第二醫院出了一位這麽優秀的年輕醫生,真是可喜可賀呀!記住嘍,年輕人切忌驕傲自滿,我期待你能成長為我們離江市的新一代名專家。”

能當上會長的,這口才真不一般。

盡說好聽話。

“謝謝您的鼓勵,我一定戒驕戒躁,好好努力。”

李敬生接過金獎杯,上面寫的是血液疾病診治金獎。

感覺肯定不是真正的金子。

有沒有鎏金就不知道了。

看上去精致、小巧,拿在手裏頗有份量,微微有點壓手。

榮譽證書上面則是詳細寫著哪一年的什麽比賽,榮獲第一名。上面蓋著衛生主管部門、評委組、醫師協會三個部門的章子。

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算是省市級榮譽證書了。

接過紅包,他撚了撚,薄薄的,裏面真的就只裝著五張毛爺爺。

要是換在以前,這已經頂他兩三天的收入了。

現在嘛,這點獎金還真有些瞧不上眼。

一共有四人獲獎,人民醫院的獲獎者是一位年紀五十多歲的女教授。個子不高,頭發應該染過,比年輕女人還要更加烏黑。

短發。

女人嘛,哪怕到了八十歲,依然有著一顆愛美之心。

李敬生可不敢小看這位瘦瘦的女教授,人家在血液疾病領域的成就並不比王正海低多少。科研成果與論文,均是斐然。

第三名獲得者,是外省一家市級醫院的醫生,四十七八歲的高大男性,看上去非常有風度。長相也是特別英俊。

莫蘭蘭以49分奪得第二名。

這位名叫趙勇的男醫生則以45分拿到了第三名。

可以看出來,排名越往後,分數幾乎是斷崖式下跌。

這道考題確實有難度,每多申請一項檢查都要扣分更是讓所有習慣了‘鋪張浪費’的醫生感到極度不適應。

總分才55分,其中還包括每一步診斷方向都正確才能獲得的5分加分。

想要拿到50分以上,難比登天。

莫蘭蘭49分,已經屬於很了不起的高分了。

也就是正好出現了兩個53分,這才把她壓得黯淡無光。

即便是第三名的45分,仍然屬於非常耀眼的高分。

就好比參加奧數比賽,可能拿個三四十分就已經屬於高分了。很多人都是十幾二十分,甚至零分。

“尊敬的金會長,能提一個小小的請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