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瓣膜關閉不全與腹瀉合並的危害

這有點像是做數學題。

剛學的時候,只能做簡單的加法。

後來學會了減法,甚至乘法,除法,可以做一些綜合題。從多個角度全面思考,全面運算。

這是診斷思維能力的顯著提升。

主治與住院醫師,看似只差著一級,臨床能力與診療水平卻有著極大差距。

主治醫師已經可以獨擋一面,住院醫師則仍然有著很強的依賴性。

哪怕是高年資住院醫師,在臨床診療中仍然需要時刻向上級醫生請教,遇到風險稍微大一點的病例,或者難度較高的病症,他們就很難獨立完成。

正常情況下,主治醫師在病區已經可以為主任醫師或者是帶組組長分憂解難。

只有一些特別棘手的問題需要請教主任醫師。

大多數情況下,哪怕是對患者的搶救,主治醫師也能獨立帶領手下的住院醫師、規培生、實習生,然後在護士的配合下共同完成搶救任務。

此刻的李敬生,在心血管內科領域,已經初步擁有了主治的水平和能力。

當然,僅僅只是診斷厲害還不行,還得把藥效與藥代也升上去,那才能真正擁有主治的診療能力。

現在的話,還只具備主治級的診斷能力。

“患者的瓣膜關閉不全,肯定不是天生的。因為剛才已經問過了,患者做過體檢,從沒有心臟病。能聽出心臟有雜音,可以基本確定是瓣膜關閉不全引起,但是具體哪個瓣膜關閉不全,仍然沒法診斷出來。”

媽的,這醫術升級就像套娃遊戲一樣,太上頭了。

每升一級都能有很大的收獲,擁有更高的水平,但是面對一些高難度的復雜病例時,仍然有些無力。

他目前的醫生等級是高年資住院醫師,這也導致他的醫術最高只能升到精通級。

因為醫術只能比醫生等級高出一級。

在這一點上,屬性面板有著嚴格限制。

這個限制是比較合理的。

否則,一個實習生就能擁有主任級的醫術,太嚇人了。

有種嬰兒扛大刀的感覺。

即便實習生真的擁有主任級的醫術,因為基礎很薄弱,各方面的醫學知識尚未達到相應高度,也無法融會貫通。所以很難發揮主任級醫術該有的水平。

醫生的水平提升,應該是一個綜合整體能力的提升,而不僅僅只是某一項單獨的醫術。

“沒法通過聽心音確定哪個瓣膜關閉不全,那就暫時不管這個。反正我的目的就是把病因查出來,具體的治療,以及確診,自有大醫院的醫生們操心。”

李敬生決定不再鉆牛角尖。

心臟瓣膜有四個,分別為二尖瓣、三尖瓣、肺動脈瓣、主動脈瓣。

具體哪個瓣膜關閉不全暫且放一邊。

“引起瓣膜關閉不全的原因有很多,後天心臟病裏面比較常見的有心臟增大。”

打個比方,瓣膜相當於一扇門。

心臟是房子。

這個房子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體積變大了,但是門還是原來的大小,這就很可能導致這扇門關不嚴實。

會出現縫隙。

心臟的功能是泵血,屬於全身動脈血與靜脈血的一個動能站。

把動脈血輸出到全身各處,提供氧份與營養。然後把靜脈血回收。

這樣生生不息,形成人體的血液循環。

考慮到這個患者經常熬夜加班,久坐不動,這非常容易造成心臟增大。

因為人坐著的時候,心臟的負荷會增大。

至於有人說,站著的時候心臟的負荷不是更大嗎?這你就錯了。

小腿上的腓腸肌可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人在行走時,它會工作。這能極大的減輕心臟的負擔。

所以,人並不是只有躺平的時候,心臟的負擔才最小。

直立行走時,心臟的負擔應該是最小的。

這有點類似於馬兒站著休息,它一直會有一條腿是空著的,四條腿不斷輪換。

人的小腿腓腸肌可以幫助心臟輕松完成遠端靜脈血的回收,以及動脈血的遠端輸送。這就相當於讓心臟處於一種較為輕松的半休息狀態。

醫生經常會建議大家多運動,也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運動帶來的好處可不止這一個。

如果上班族,特別是坐辦公室的人群,需要長時間久坐,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可以防止下肢靜脈栓塞發生。

那就是勾腳尖。

用力把腳尖往回勾。

這個剛開始可能會拉扯到韌帶,有點痛,但是只要能堅持做這個動作,對身體很有好處。

“患者很可能是心臟增大,然後引起瓣膜關閉不全,這才出現心音異常。但是理論上來說,瓣膜關閉不全不會造成腹瀉症狀……”

李敬生想了一遍,覺得患者雖然同時出現了腹瀉與心臟瓣膜不全,但是兩者並無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