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舉民伐天(第4/5頁)

“他叫什麽名字?”

黃帝說道:“炎奴兒。”

“炎奴兒?真牛啊。”蚩尤以上古時代最高的贊賞,形容炎奴。

牛,是炎帝部落最崇高者的象征。

說一個人‘真牛’,就如同漢朝以後的時代,說一個人是‘好漢’一樣。

都是以一個最偉大的民族的稱號,去贊賞一個人。

“無極,誅神刑天之戰,我不想錯過。”

“讓我效一份力,然後以戰死的形式,下地獄吧。”

蚩尤誠懇地祈求,他已然願意主動下地獄,但更想舍身於義字大旗下。

黃帝看向妙寒,妙寒已有所覺。

事實上,不只是蚩尤,從上古到如今,跨越數千年的無數人,都已經開始理解這個時代。

他們知曉了過往先民的鬥爭與努力,知曉了歷代戰爭與人禍的煎熬。

很多人,甚至是其中的親歷者。

以不同的視角,見證不同的人生,乃至跨越歷史長河,體驗到整個文明的一次次興衰。

反省與懊悔,激動與渴望,出現在他們心中。

明晰自己的罪孽,又看到沃土上那美好的未來,地獄的酷刑,似乎也沒有什麽好拒絕的了。

而那些沒有什麽罪孽的人,則意識到,過去的蠅營狗苟,已經沒有什麽意義。

他們的一生,已經走完了。

炎帝將他們復活,給他們再來一次的機會,他們必須做全新的自己。

霎時間,一股股純粹的力量加持在眾多人皇身上。

但是人皇們,卻發現,他們的人皇炁在消失,人皇位格在跌落,很快化為烏有。

是了,同一個時代,只會有一個人皇。

當他們同時凝聚萬民之心,形成不同設定的人皇之寶時,最終反而誰也凝聚不出來。

“如今古往今來億兆斯民,萬眾一心,為何沒有凝聚為一體?讓萬民之心合一?”

“誰是這個時代的皇?”

黃帝詢問妙寒等人,妙寒搖頭,這個時代沒有人皇。

事實上,到這一步,不需要什麽祖龍炁了,因為祖龍本人都活了。

五帝、大禹、列代夏後、祖龍,這些人皇都在此,可是誰能為當代人皇呢?

“我們都是不同時代的皇,已經落後於時代。”

“這個時代,應有自己的皇。”

“我們任何一個,都不可能兼容這古往今來所有人。”

眾皇者在精神網絡中說道,他們都可以,但也恰恰都不可以。

沒有人,可以兼容這麽多人,思想太雜了。

歷代人皇,都是經過漫長時間的醞釀,走遍天下,深入人心。然後以某一套信念,凝聚大家,各個時代都是不一樣的。

可是,這是跨越三千年的無數人啊,歷朝歷代都在這。

此刻大家心裏雖然都意願凝聚,但想的可不是五帝,也不是夏後,更不是祖龍。

眾人仰望著炎奴鳳皇般的身影,大家知道,不同時代的人,都渴望太平。

是他們對於太平的共同願望,此刻凝聚了這無數的人心。

可是炎奴,卻不能為人皇。他就算有深度反超,強行共生了所有人皇炁,並且融合。他也不是人皇,因為他是刑天,所有行為都會被天道視為對秩序的破壞。

也罷,雖然好不容易古往今來的人都團結起來,但萬民一齊伐天,是他們舊有設想下的招數。

炎奴強得超乎他們想象,沒有人皇天帝之斬,恐怕也能宰了蒼天。

“承載古往今來所有信仰嗎?我可以。”

妙寒此刻是無數人精神網絡的核心,她的內心早已與無數人串聯,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時代,見證一種又一種的人生。

她是絕對之人,也有原初本我,是炎奴外放的第二主人格。

只見她拔出劍來,將所有人的信念,匯聚在她的心中。無數的信息,都無法影響她對於太平的堅定追求,反而將萬象種種,歷史紛紛,全部記憶,凝聚成一種道。

不同時代,不同思潮下的萬民信仰,她全部可以兼容。

“自古眾神替天行道,王侯吊民伐罪……”

“可天若有罪,何以伐之?”

“當……”

“舉!民!伐!天!”

妙寒的聲音響徹洪荒,高舉一劍。

誅神伐天的時刻,怎能沒有百姓?真正伐天的一擊,當由古今所有人共同創造。

霎時間,斬斷天路之劍、高辛之刃、河圖洛書、大禹定海針、祖龍之相……種種民心匯聚之象誕生。

在妙寒融匯數千年文明歷史記憶的內心下,更多的萬民凝聚之物誕生。

神農嘗草,軒轅登嶽,堯致天下,禹王開山,舜舞幹戚,商湯求雨,始王揚鞭,赤精斬蛇,武王揮戈……

妙寒竟能從文明長河中,凝聚出一道道不亞於人皇之寶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