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漢英靈?(第2/4頁)

又因為天下精華都在關中,所以募兵時,只需要從長安旁邊的衛星城招募年輕豪傑即可,稱為‘五陵少年郎’。

打獫狁氏也頂多擴大範圍到關中六郡,而且只要良家子,即富足的農戶子弟,稱為‘六郡良家子’。

就靠這五陵與六郡,打遍天下,建立強漢威名。

沒有人可以在關中以外的地方,發展出強過中央的勢力。

朝廷掌控關中,就能掌控天下。

然而王莽從內部篡權,又有光武帝解開了地方豪族的枷鎖,大漢還是倒了。

先是失去京城的繁華,隨後又經歷漢末董卓、李榷郭汜的摧毀,直到前不久羌渠胡蠻叛亂,攻入長安洗劫。

關中再也沒有昔日的景象,到處破敗不堪。

“嗯?”

“什麽!他們還敢盜掘皇陵!”

忽然,張辟疆瞳孔一縮,瞬息間沖向了另一座陵邑。

眾人急忙跟上,只見一群羌渠士兵,正在熱火朝天地大挖陵墓。

他們搗毀了地面建築,已經剖開了封土。

“這是霸陵,是文帝的陵墓……”張辟疆呢喃著,手中劍已經自動出鞘。

魚秧子眼疾手快,立刻按壓上去:“辟疆,你現在的身份,若斬出這一劍,與炎奴親自斬出沒有區別,必定天翻地覆。”

“我們馬上就要得到人皇名額了,為了一座陵墓,不值。”

炎奴見到挖墳,倒是沒啥感覺。

他當然知道入土為安的重要,阿翁總跟他說,平生沒啥盼頭了,能好好活著,最後落葉歸根,葬在家鄉,便是安足了。

不過尋常窮人家哪有什麽陪葬品,炎奴見一群胡蠻士兵,身後有許多馬車、牛車,盛滿了金銀,很多東西上還帶著土,並且款制與當今不同,顯然是陪葬品,剛從陵墓裏挖出來。

他不禁困惑:“在墳裏放那麽多值錢玩意兒,這不是欠人挖嗎?”

張辟疆皺眉看向炎奴:“你這是不知道文帝的功績和偉大啊。”

炎奴撓頭:“不是,這跟他功績有何關系?他再有錢,放這麽多在墳裏,埋在地下,也遲早會被人挖的。”

“現在阻止了,以後也有人挖。他若是跟老百姓一樣,這些士兵也不會如此大費周章。”

“……”眾人無語,怎麽跟他解釋文化、禮法這些東西的意義呢。

但著實無法反駁,只得沉默。

這時地上一抹黑影竄出,眾人定睛一看,正是羅閻等人。

此番去秦始皇陵,少不得要魔道這般知識廣博,精通數算機關之道者。

羅閻顯然聽到大家的談論,一出來就說道:“炎奴你說得好,財富平白埋入土裏,勞民傷財,於國無益,不如節用薄葬。”

“就算要埋,還不如埋些書呢。”

張辟疆撇嘴:“你們魔道出於墨家,當然是這麽想。”

“而且我再說一遍,這是霸陵!”

羅閻一怔,頓時也陷入沉默。

炎奴奇怪道:“霸陵咋了?”

妙寒解釋道:“因為文帝是有漢一代,最為薄葬的皇帝。”

張辟疆肅然道:“文帝一生奉行節儉樸素,與民休息。其勵精圖治,實現國家強盛,百姓富足。”

“在位二十三年間,沒有新修一切宮室苑囿樓堂館所,沒有增添一件車馬衣物,平時只穿粗厚絲綢制作的衣服,最寵幸的慎夫人所穿長裙也不會拖到地面,帷帳上沒有刺繡。”

“就連修繕露台,得知要花百金,也說‘百金中民十家之產,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台為’,於是廢止此事。”

“他一生節儉愛民,自然也不會厚葬,修葺陵墓時說‘當今之時,世鹹嘉生而惡死,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

“下令只陪葬陶制品,不使用金銀銅錫等貴金屬裝飾。甚至不治墳,即不起高墳搭建大片地面樓閣,其意節省民力。”

“死前又說‘朕聞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

“表示要帶頭破除厚葬之風,下令自己的祭祀大典不得超過三天,全國百姓三天之後必須脫下孝服,不得禁止百姓婚喪嫁娶。且保持霸陵山川原樣,不得有任何改動,就這麽自然的葬下去。”

“我神識已看到,這陵墓裏根本沒有什麽值錢東西,都是些瓦器、鐵器、陶甬,多為其生前私用之物。僅有的一些金銀首飾也是極小,乃是其皇後的首飾。”

他一番話說完,炎奴這才明白,為何張辟疆之前會對自己說‘你這是不知道文帝的功績’。

炎奴本以為是其功績太大,所以厚葬一下,沒想到是指其一生節儉,帶頭堅決反對厚葬的。

“不對呀,這些金銀珍貴的陪葬物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