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局勢(第2/3頁)

很多零散的太守、刺史,士氣為之一泄。

士兵、將軍們固然和胡蠻有仇恨,但也都盼著平叛之後,能加官進爵,可現在皇帝都沒了,這還怎麽維持軍心?

君權天授,現在就算是種地的,都知道大晉氣數已盡,誰還賣命?真以為大晉很有臉啊?總共才立國幾十年。

眼看著起高樓,眼看著樓塌了……算了,毀滅吧,趕緊的。

在胡蠻加劇攻勢下,各地的反抗勢力,一個個地被撲滅,或投降、或淪陷。

消息傳到青州,常家如喪考妣。

“陛下啊……”三名公子哭喪不已。

妙寒炎奴正要走呢,都安排好了一切,讓已成為青州霸主的常家,好好發育民生。

沒想到剛要去找羅閻,大晉就亡了。

“這……就成亡國奴了?”黃半雲腦子嗡嗡的。

炎奴撓頭道:“那我現在算哪國人?”

“漢人。”無須子冷不丁插嘴道。

他被這幫人逮住,好說歹說,終於讓他們相信自己真的是路過,被天道忽悠的散修。

經過了解,此人有將近兩百歲了,幾乎環遊了整個神洲,對海外的情況很了解,但對海內的變化就有點懵了,畢竟去海外隱居時,大漢還算強盛呢。

“漢人?那獫狁氏建立的就是大漢,我現在成漢人了?”炎奴皺眉。

無須子臉色很難看:“那胡蠻有何資格稱漢,該死……當初獫狁氏馳騁草原,不可一世,被大漢揍得連親媽都不認了。”

“如今竊據中原,竟敢稱漢,天數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他咬牙切齒,越想越氣,以至於法力都有些紊亂,立刻掐了個靜心術:“靜心!靜心!急急如他嗎個律令!”

眾人側目,這無須子與大多數修士,都很不同。

說話無忌,一點也不要臉,不過卻是小節上不重視,大義上卻反而要點臉。

言必以漢人居之,心裏根本沒有魏晉。得知魏晉之事後,時常痛罵,說得很臟,如市井之人。

回想起他的法寶是一輛戰車,此人絲毫沒談玄論道,操琴吹簫之高雅風範。

“不必擔憂,滅亡禿發氏,常家算是威震青州,其余胡蠻,一時不敢覬覦青州之地。”妙寒淡定道。

“可民心、軍心已散,縱然打起復國的名號,恐怕也是貽笑大方。”常鼎文嘆道。

名義很重要,若無一個統一的名義,那麽思想就會不統一,人心浮躁,必出問題。

但是,他們常家如果說要光復大晉,那就是扯淡了,不僅不能凝聚人心,反而起反作用。

首先他們沒資格,又不是姓司馬的,他們奉誰的名義?

其次國與國,亦有差距。

北地糜爛,對於大晉的歸屬感本就不強了,洛都一破,更是直接失望透頂,皇室被人當羊宰,連最後的‘神聖感’都消失。

相比起來,時隔一百多年,獫狁氏都還能打著大漢的旗號立國,說自己祖先當年娶了大漢公主,有大漢皇室血統,這法理都比大晉的旗號要硬。

常家還不如說:我也復興大漢呢,打個抗擊胡蠻,復我漢統的旗號。

可這個名義,胡蠻先用了,而他常家和大漢沒有啥關系,常家先祖當初是跟著曹家把漢帝逼退位了才成為士人,又跟著司馬氏把魏帝逼退位了才崛起……這一算總賬,他常家比胡蠻還沒資格復興大漢。

常家是鐵梆在大晉船上的,在這條船上,他們是忠臣良將,為國犧牲無數。

敢打其他旗號,常家幾代積攢的英名都要喪失。

“放心,大晉並不會徹底滅亡,南方還有半壁江山,頂級門閥早就提前布局,想必很快就有司馬氏接續法統。”妙寒平靜道。

炎奴點頭:“對,聽說還有一半國運呢。”

從民間視角看,或許覺得大晉亡了,但修行界早就知道,大晉不會亡。

果不其然,南方很快就傳來消息。

天下第一世家瑯琊王氏,奉司馬睿智為帝,繼承大統,於建康立都。

所有準備都非常齊全,登基大典輝煌而莊嚴,乃至還有仙宗來人慶賀。

這速度,就好像是等著北邊‘先帝’去世一樣。

新的大晉,迅速在南方站穩腳跟,北方一些還在堅守的勢力,由此可繼續遙尊大晉正朔,維持自身,但別想再往外擴。

因為其余更多的人,已經不吃這一套了,拋棄了大晉,投入到獫狁氏大漢,乃至於其他胡蠻麾下。

獫狁氏占據豫州、雍州。愚紋氏占據並州、幽州。魔戎氏占據冀州,羌渠氏占據涼州。

皆有天命,皆有世家支持,也皆有修仙門派慶賀。

至此盡管南朝還有大晉,但北地已經淪陷的地方,大晉的名義已經不吃香了。

南北徹底割裂,大勢走到了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