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終章

南京郊外,蒸汽機火車頭試驗場。

天空灑下柔和的晨光,遼闊的原野上,一條鐵軌像巨龍般蜿蜒伸展,閃爍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這是太子朱高煦辭去了監國職務後的第三天,事件的影響還沒有發酵完畢,文武官員就再次齊聚一堂。

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鐵軌的那一端一個奇怪的機械身上。

今日,他們將見證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跡。

——大明第一次蒸汽機火車頭軌道實驗。

空氣中彌漫著煤煙和某種潤滑油混合的獨特氣味,這是工業時代獨有的芬芳,也預示著新時代來臨的曙光。

火車頭像一個龐大的鋼鐵怪獸,靜靜地趴在鐵軌上,它的身軀由黝黑的鍋爐和閃閃發亮的鋼管構成,顯得既粗獷又神秘。

工匠們穿梭在火車頭周圍,進行最後的檢查,他們臉上的表情嚴肅而專注,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

氣氛緊張而莊重,仿佛空氣中都彌漫著期待,皇室和勛貴、文官們聚集在鐵軌兩旁,他們的目光緊緊鎖定在火車頭上。

這些身份顯貴的觀眾們竊竊私語,討論著這個前所未見的鋼鐵巨獸是否能夠成功運行,有人充滿期待,有人心存疑慮,但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好奇之色。

而隨著檢查結束,工匠們宣布準備啟動,這不由得讓周圍的觀眾們停止了討論,開始屏息凝視,只聽得見微風拂過田野的輕柔聲響,和遠處偶爾傳來的鳥鳴。

“嗚~”

終於,一聲長鳴劃破了寧靜,那是蒸汽機火車頭啟動的訊號,聲音震撼人心,如同龍吟虎嘯,宣告著鋼鐵巨獸的覺醒。

鍋爐下,熊熊火焰騰起,吞噬著煤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蒸汽在管道中奔騰,推動活塞有節奏地往復運動,火車頭微微顫動,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奔跑積蓄力量。

隨著一聲更為響亮的汽笛聲,火車頭緩緩啟動,它先是笨拙地搖晃了幾下,然後像是找到了平衡,開始平穩地加速,鐵軌在它的重壓下輕輕顫抖,發出有節奏的“哢嚓”聲,仿佛在歡呼,又好似在驚嘆。

當火車頭緩緩啟動的那一刻,從朱棣到周圍的工匠,全都瞬間鴉雀無聲,仿佛時間靜止了一般,他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火車頭在鐵軌上加速、奔跑,臉上的表情從緊張逐漸轉變為驚喜和震撼。

觀眾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前所未有的景象,他們看到蒸汽從火車頭的各個縫隙中噴出,形成一片片有些發灰的雲霧,與藍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們看到,那龐大的鋼鐵身軀在鐵軌上奔馳,雖然只跑了幾百步就逐漸減速停了下來,但這些來自機械的力量,已經足以震撼每一個人的心靈。

沒有任何人力或是畜力,機械只需要加入煤炭和水,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動。

在場的大明高層並不笨,再加上之前姜星火的提示,他們很快就想到了蒸汽機車的種種作用……這些蒸汽機車不僅能夠帶動名為“火車”的東西,以極高的效率順著鐵軌把人員和物資運輸到帝國的各個角落,還能夠裝在戰艦上,讓戰艦跑的更快,甚至能夠無視風和水的流向,亦或者是,直接裝載在戰車上,外面覆以鋼甲,形成不可摧毀的移動堡壘。

火車頭在達到預定距離後緩緩停下,蒸汽的噴發漸漸平息,但它的余威仍在空氣中彌漫。

觀眾們沉默了片刻,然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這一刻將永載史冊,大明的蒸汽時代,正式拉開了帷幕。

……

永樂十三年,於謙連中三元,成為繼洪武朝的黃觀之後,大明第二位連中三元者。

而姜星火以憂思過度為由,拒絕了朱棣的奪情,回宣城敬亭山守孝。

在宣城這個南京周邊的小城裏,姜星火認真地觀察著他親手播種培育出來的時代變革。

世界市場的開辟,已經影響到了南直隸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村莊都加入到了商品貿易體系之中。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在現在的這個時代,大明不需要在潛力極大但並未被發掘的內部需求上下功夫,而是可以全力投入於海外貿易,大明擁有的市場,西起英國,東到日本,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進入了大明所主導的貿易體系之中,由於在足夠短的時間內成功壟斷了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出口市場,大明自然而然地,開始了加速擴張自身出口產業,而這種加速擴張使得工業革命開始深入到大明這個經濟巨人的每一個毛細血管中。

大明的社會階級階層結構出現了根本變化,精細的分工與合作生產機制成為經濟運行的主流,而遍布機器的工廠,也生產了遠比農業時代要多得多的產品。

被稱為“棉吃稻”的改稻為棉的現象,在江南普遍出現,為了追逐更大的經濟利益,地主士紳們開始半推半就地加入到了新時代的浪潮中,將自己所擁有的土地,部分或全部改為種植棉花,用以滿足天量的棉紡織品生產需求,曾經主導整個大明經濟的農業,開始逐漸喪失了它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