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震動

一江之隔,揚州府。

揚州作為此時漕運江北段的起點,可謂是繁華無比。

都察院和錦衣衛這次聯合辦案,都察院左都禦史陳瑛,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這對永樂帝座下鷹犬齊齊出動,足見規格之高。

不過秉持著“悄悄進城”的原則,不管是都察院的還是錦衣衛的,都沒有穿官袍,而是便裝打扮。

從南京順江而下到不遠處的揚州,不過是個把時辰的工夫,倒也方便得很。

“這城還挺擠。”陳瑛仔細端詳後說道。

“確實。”

紀綱接話道:“揚州城只有南京城的五分之一大小,這麽點的城池裏,擠了四十萬人,能不嫌擠嗎?”

兩人坐在船上,正從東門到小秦淮河一線穿行,這裏兩岸房屋極其密集,甚至有的房屋半居河中,半在岸上,外圍花架,中設窗欞……一路上透過房屋也可以看到岸上不同規格的巷子和街道,最窄的僅有一兩步,最寬的也就五六步的樣子,而這種小巷子在揚州城裏有六百多條,所以揚州城也有“巷城”的叫法。

不僅陸路密集,水路也密集,兩側全都是以船為家的百姓,像是後世兩側停車把路都給占了的車道一樣,船只只能被迫從中擦身而過。

“這麽點的河道,一年要過三百萬石漕糧,真是不敢想象。”

“十條河呢,南北向六條河,蒿草河、二道河、頭道河、玉帶河、小秦淮河、城北古運河;東西向四條河,邗溝、潮河、北城河、城南古運河。”

饒是如此,陳瑛還是不太能理解這種龐大運輸總量與狹小運輸通道之間,是怎麽達成奇妙平衡的。

“張信在哪?”

“瘦西湖別業。”

揚州城池裏,如果非要嚴格劃分一下區域的話,大體可以分為鹽商聚集區、商業市區、衙門辦公區、官吏居住區、百姓居住區、園林別業區等等。

除了田家巷市、井巷口市、鈔關市這些沿路所見的集市,順著河行船,陳瑛和紀綱兩人所見最多的就是與尋常百姓家截然不同的豪華別業,這些園林別業往往與河湖、山林相結合,哪怕僅僅是驚鴻一瞥,也足見其中匠心。

作為漕運總督,張信所居住的別業,更是瘦西湖中風景最好的位置。

當大隊便裝錦衣衛迫近的時候,張信正在別業中視察今年上半年的斂財成果。

別業占地約一千多畝,前院是會客廳和書房,中院是臥室和庫藏,後面是幾處花園,前後院外面還有不規則的廊道,沿湖畔一側修建著涼亭,就連廚房都有大小七處,分別供應著別業內不同等級的人用餐。

除了這些,臨湖還建了一座湖心島,湖心島上有小閣,上下中三層,中層是供奉佛龕,上層憑欄望水,專門供待客之用,除此之外由於湖心島位於瘦西湖中,還有一個小型碼頭,碼頭上面搭建了短短的木質簡易棧橋,看上去倒是頗為幽靜。

而連接湖心島的,卻是一座直通的長長拱橋,這座閣樓,是張信在揚州最喜歡待的地方,也是他的私人領域。

此時張信正脫了鞋襪盤坐在蒲團上,聽琴師彈琴。

而這時卻有人大煞風景地打擾了張信。

“侯爺,不好了!”

張信睜開眼睛,蹙緊了眉頭看著來人:“什麽事慌慌張張的?”

“侯爺,有大隊錦衣衛闖進來了!”

“什麽錦衣衛?”

張信眉頭皺的愈發厲害:“揚州什麽時候有大隊錦衣衛了?”

那人急的滿頭大汗,聲音都顫抖了起來:“侯爺,不知怎麽回事,這些錦衣衛忽然闖入別業,護院家丁根本攔不住,還有許多人在搜查侯爺您。”

“哦?”

張信聞言,眼中寒芒一閃:“竟有此事!”

張信雖然現在持寵而驕的厲害,但其人畢竟是武將出身,還是有幾分勇氣的,此時並未逃走,而且覺得自己是漕運總督,如何能讓一群錦衣衛肆意妄為,而且還在他的別業裏把他抓走?

這些人膽子可真不小。

“去看看。”

說完,張信站起身,赤著腳穿上鞋,隨手披上外衫,徑自走下湖心島的閣樓。

“侯爺,小心啊!”

那人見狀急忙提醒道。

張信擺了擺手,拎著墻上架起來的刀,不以為然道:“有什麽大不了的,難道本侯還怕了這區區錦衣衛?”

別業裏面一片混亂,大隊錦衣衛撕下了偽裝蜂擁而入,開始搜查,一個個屋檐下,對著一間間房屋挨個破門。

這些錦衣衛都穿著飛魚服,看上去很威風。

張信剛走出湖心島,立時便有一名親信快速迎了上來,抱拳施禮道:“侯爺,錦衣衛在找您。”

張信目光環顧周圍,只見別業內的仆從、侍女都躲避著自己的視線,有人甚至都已悄悄溜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