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鎮海

只能說,類似“傳首九邊”的這種操作,確實在第一次有切實效果。

看著被石灰腌過的腦袋,隔壁府縣的官吏差役們,都不約而同地端正了工作態度。

對於侵占田畝的士紳豪強,或許朝廷不能把他們怎麽樣,大多數處理方式也就是退田加罰鈔,只要不作死,不帶著自家家丁對抗朝廷的稅卒,那麽都是罪不至死的。

畢竟,朝廷清田的目的是為了從收取賦稅的各個過程中摳出錢來,而不是把士紳們逼得造反,為了清田,不可能把所有士紳都逼到朝廷的對立面,執法肯定是個標準的尺度在裏面的,那就是只清查和沒收非法占有的田產。

但對於底層的官員、胥吏、差役、稅官,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些人,都是朝廷編制內的人。

所以朝廷平常可以不把他們怎麽樣,但眼下特殊時期要用重典,要從重從快處理敢糊弄朝廷的人,誰也說不出來什麽。

太倉州。

姜星火和李景隆從南往北推進到了這裏,大明雖然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布政使司-府-縣的三級行政單位架構,但同時也存在著“州”這種東西。

當然了,跟漢朝的冀州荊州益州這種一級行政單位不是一回事,明代的州跟前代相比稍有不同,分為兩種州,即直屬於布政使司的“直隸州”和直屬於府的“州”,前者地位相當於府而略低,後者地位相當於縣而略高。

據《明史·地理志》所載,終明之世有府140個,“直隸州”20個,分屬於南北直隸和十三布政使司,同時,隸屬於府的“州”則有193個州,平均每個府下面都會有一個州……當然,僅僅是平均而已,實際情況是有個府下面有兩三個州,有的府可能一個州都沒有。

太倉州的清田工作進行的頗為順利,但又不那麽順利。

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在民田方面,離嘉定縣非常近的太倉州的官吏差役們,已經被嚇成了驚弓之鳥,所以老老實實地配合了清田工作。

同時,太倉州民間沒什麽像樣的士紳豪強,這地方土地肥沃程度一般,而且最重要的是,沿海地區,都是軍田。

而這一點,也就是為什麽說“不那麽順利”了。

因為有些人的手,不僅伸到了常熟縣肥沃的田土上,還順手伸進了太倉州旁邊的鎮海衛。

太倉州旁邊西北-東南走向,這裏駐紮著明軍的鎮海衛。

姜星火和李景隆行動力拉滿,從嘉定縣朝發夕至,直接就過來了。

“好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之前只在五軍都督府的档案裏見過。”

李景隆騎在馬上,看著鎮海衛城嘖嘖稱奇。

“有說法?”姜星火問道。

“有。”

“這不是一個滿編衛,從五軍都督府的档案上看,現有官兵5300余名。”

李景隆娓娓道來:“鎮海衛城建於洪武二十年,大明一共有兩個鎮海衛,一個就是這裏的,另一個是福建的,那個是江夏侯周德興築造用來備倭的。”

“原來如此。”

姜星火觀察了一番,點了點頭,李景隆記憶力確實好,不愧是能帶六十萬大軍的男人……能不能打贏兩說,就說這調度和統籌能力就不一般。

而就在兩人城下逗留之際,鎮海衛城的城門卻遲遲不開。

“爾等何人?竟然膽敢擅闖鎮海衛?”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一名穿著鐵甲的將領走了出來,來到了城樓上,他臉色冷峻,目光冰寒,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通傳國師和曹國公抵達視察的信使,早就出發了,而且不止一撥,是兩撥,以一個小小的鎮海衛,不說出城十裏相迎,那也該早早地在城門外恭候,怎麽敢如此托大?

換句話說,哪怕是鎮海衛指揮使,官階距離姜星火和李景隆都差的遠,誰給他的膽子?

如果不是別人給他的膽子,那就說明鎮海衛,有某些不敢讓姜星火和李景隆看到的東西,這是在硬著頭皮阻撓,雖然這種阻撓的方式也說不過去……畢竟,要是真想送走他們,那恭敬地帶他們來看,然後送上禮物,也許就可以指望他們走馬觀花地看看就走了,這才是正常的接待方式。

給姜星火和李景隆下馬威,你的腦袋是不是嫌長得太高了?

姜星火和李景隆的馬匹就停在鎮海衛城城下,李景隆身邊的家將曹阿大勒馬向前,淩空揮了一鞭,怒斥道:“誰給你的膽子?曹國公視察防務,你也敢攔?滾下來!”

這是一個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名字,曹國公這個名號,可不簡單啊,這位可是皇帝陛下指定的百官之首!

中間似乎有什麽信息差,那鐵甲將領一怔,旋即下了城來。

這鐵甲將領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們幾眼,等看到李景隆正臉的時候,心臟猛地縮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