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症結

“經年身事各如萍,今日相逢淚滿纓……姜郎,我想你想的好苦啊!”

盛夏時分,姜星火在上海港口見到了李景隆。

姜星火笑容僵硬地接受了李景隆過於熱切的擁抱,不知道為什麽對方整出了一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架勢。

“先把部隊安頓好吧,營房和各種物資都準備好了。”

稅卒衛已經分批下鄉了,而有了這些回歸的遠征軍,手裏有了武裝力量,姜星火心裏也就踏實多了。

前上海縣令張守約經歷了一輪遷轉,如今已經榮升松江府知府,他從華亭縣趕到了上海縣親自主持各種工作,很細心地把原先平叛部隊當時駐紮的軍營擴建了一輪,並且把米面糧油蔬菜水果毛巾被褥等各式物資都給安排齊全了,遠征軍在海上顛簸許久,現在下了船,能好好歇一歇。

磨刀不誤砍柴工不是?

進了上海縣衙的花廳,兩人倒上茶水,姜星火面色一斂,目光沉靜了下來。

“怎麽?松江府的情況很壞?”李景隆慢條斯理地喝了口熱茶,問道。

姜星火搖了搖頭,只道:“松江府的情況不算壞,但是從江南各府下鄉的稅卒衛反饋來看,其他府的情況有的很嚴重。”

“前兩年進行了一輪攤役入畝,解決了老百姓的徭役負擔,但歸根結底,對於土地的很多問題還是沒有一個深入的調查和解決。”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朱棣剛剛登上皇位,在統治基礎非常不穩固的情況下能對徭役動刀,就已經是彌天大勇了,換別的皇帝,真就做不出來這種決策。

但前兩年的情況,也只能做到這一步,至於土地本身的問題,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農業稅收的問題,當時的大明中樞並沒有能力解決。

可現在時移世易,不僅內外部基本穩定,而且能識字算數的稅卒衛被大批地培訓了出來,就有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客觀條件。

實際上,洪武朝雖然在一開始借著掃清張士誠勢力等名義,把江南士紳砍瓜切菜一般清理了一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十年過去了,江南士紳們不僅沒有衰敗,反而在老朱的屠刀砍完以後,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地生長起來,並且長成了一片片茂密的竹林。

解決徭役問題,並不是對土地變法的最重要步驟,相反,只是第一步而已。

現在通過各地的反應,以及自己沿途的實際考察,姜星火匯總得到的情況是士紳對田土和人口的侵蝕,已經嚴重削弱了大明在此地的統治根基。

田土和人口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財富,如果沒有田土和人口,那麽大明這台龐大的國家機器,就相當於失去了燃油和動力,根本無法進行運轉。

而稅卒衛下鄉,雖然沒有全部調查清楚,可根據目前已經揭露出來的情況,就完成能夠稱得上是“觸目驚心”了。

自耕農和佃農雖然沒有了徭役的負擔,但實際上的負擔還是非常重,因為他們不僅要負擔夏秋兩稅,而且還有各種朝廷並沒有要求,但地方自己進行的臨時攤派,除此以外,還有姜星火之前所說在稅收中基層胥吏稅官等人的敲詐勒索,這些累加起來,往往會導致家境貧寒的百姓鬻兒賣女……不過現在這種情況要稍微好一點了,因為百姓還有做工這條出路。

隨著江南紡織業的大發展,不僅有官營的手工工場區,民間也出現了自發的私營作坊,萌芽極大地發展的同時,也意味著對於紡織工人的需求增長了。

姜星火把一份報告文書抽出來,遞給李景隆。

李景隆展開來看,卻是朱勇的報告,這小子放棄了隨父北征的大好前途,還真就塌下心來下鄉了,而且文章雖然沒啥辭藻可言,但起碼語句通順,能把話說清楚,這在現在武夫裏,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文化水平了。

“歲征歲派亦既有常數矣,怎奈縣中時時加派雜料,名色紛如,據稱奉藩檄,然而詰問再三,根本無從究知。吏書神鬼其間,裏長通為好利,巧者規免就減,愚者重征特困,使得鄉間征斂無度,賦稅繁苛,民間每遇加派,輒蹙額相告。

今之索費百端,有以燈物名之者、有以柴炭錢名之者、有以管飯錢名之者、有以募馬錢名之者……加以裏老之利害,而民閑不可言矣。

雜稅則出人於之手,貧者無資以求於彼,則有貧之實而不得貧之名;富者操其贏市之,則無富之名而有富之實,弊也久矣!”

報告不長,但反映出來的問題卻很嚴峻。

李景隆蹙眉道:“這樣看來,府縣所以不治,還是豪強胥吏之害。”

“是啊。”

姜星火用手指輕輕敲了敲桌子。

“這種豪強胥吏聯合起來,兩頭擠占正常資源的情況,現在不解決,以後必然會引發出難以遏制的動蕩,必然會沖擊到統治根基,若是再過二百年,這江南真就跟大明沒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