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原理

治理黃河,大而化之的話無非就是三點,誰來都這樣,思路、方法、技術。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既然姜星火已經改變了歷史,那麽現在的大明跟以後的大明無論是在經濟、技術還是生產力等諸多方面,肯定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從思路上來講,雖然直接把黃河扳回從山東丘陵上面的那條故道是最優解,但考慮到這麽多年以來,黃河奪淮入海,早就跟很多本屬於淮河的水系打斷骨頭連著筋了,那麽將黃河分流,重新恢復元朝中期“大小黃河”的狀態,再把淮河也從長江入海的現狀糾正過來,才是第一階段治水的理性方案。

等到黃河分流,淮河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入海口,然後才能考慮第二階段,讓黃河也回到自己的入海口。

第三階段,就是在黃河兩岸建立大堤,約束黃河的泛濫。

第四階段,則是從根本上治理黃河,也就是解決中上遊的水土流失帶來大量泥沙沉積的問題。

因此,如果僅僅是第一階段的治水方案,那麽在現有的條件下,雖然很有挑戰性,但並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或者說,哪怕聚集了十幾萬人進行施工,只要軍隊數量足夠,錢給夠,在待遇上不要過於苛待民夫,那麽激起民變的概率都不大。

錢,姜星火自然會想辦法。

而既然思路沒問題,那麽其實就是方法和技術上的事情。

宋禮問道:“鋼筋?大明有那麽多的鋼材嗎?我聽說新式煉鋼法生產出來的鋼材,還要供鑄炮和火銃、甲胄使用。”

姜星火搖了搖頭,只說道。

“不需要那麽多。”

隨後,姜星火跟宋禮解釋起了原理:“鋼筋,顧名思義,就是用鋼材來作為建築的筋骨,給建築提供支撐,令其更加穩定牢靠……但實際上,只需要在重點的工程裏使用就行,並非是所有建築或堤壩都要用鋼筋。”

“當然了,即便如此所需要的鋼也不少,但問題是,大明的鐵產量其實一直都不是問題,你應該也曉得,作為專營商品,鐵的產量一直跟使用量不成正比,現在大明一年煉出來的鐵,恐怕能夠全國好幾年使用才能用完,所以很多冶鐵場一直都是休息的狀態,如果有治水的項目,反而能促進這些冶鐵場的生產。”

“畢竟,冶鐵場裏面的鐵錠,那可都是堆成山了,而只要焦煤足夠,需要的鋼材,很快就能冶煉出來,而這些鋼,不需要達到跟軍用同樣的品質要求,只需要結實耐用就好了,所以鋼筋在產量上是能得到保障的。”

現代的鋼筋,其實也是起源於工業革命,正是因為鋼鐵工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所以才有了大量生產鋼筋的物質條件,而相應的技術,也取得了突破,讓現代鋼筋成為建築業的利器。

可實際上鋼筋這種東西雖然是現代才發明的,但從技術原理上,古人很早以前就意識到了這種核心支撐物,對於建築穩定性的巨大幫助。

如果非要考古的話,古代鋼筋,哦不,或者可以說“鐵筋”的歷史,足以追溯到古埃及時期,當時古埃及人進行建築工程的時候,就使用了跟鋼筋作用高度類似的鐵筋,用來讓建築材料變得更加堅固,而這個鐵筋的技術含量也並不高,說白了就是把鐵礦石融化然後送入模具再冷卻就行了,那時候的冶金技術水平也不夠,鐵的效果還不如青銅。

而同時期的華夏,也發現了類似的原理,但是華夏古代采用的則是更加容易獲得的竹子,利用竹子的韌性,將其插入墻體、柱子中作為加強筋。

但是由於華夏銅鐵資源一直以來都相對稀缺,所以在建築工程中投入大量的金屬資源,尤其是華夏經常需要規模極大的建築工程,那麽銅鐵資源就很難滿足這種海量的供給缺口了。

也正因如此,華夏一般都會選擇糯米砂漿或是夯土壘石兩種方法來進行建築工程,糯米砂漿的成本也不低,但如果是國家主導的工程,卻是用得起的,而且效果不錯,基本等同於低配混凝土……這就是因為煮熟的糯米漿糊和石灰水的混合物,最終產物會有非常強大的黏合能力,這種黏合能力甚至能支持建築物數百年不倒,像是修南京城墻,都是采用的糯米砂漿;至於夯土壘石,那就是把土壓實稱,然後靠著青磚或者大石的支撐作用來確保堅固了,大部分的建築物都是這麽建造出來的,秦朝修建長城的主要建築材料就是夯土、磚、石、糯米貝殼混合物。

“那水泥又是何物?”

“水泥,或者說水泥制成的混凝土,你可以理解為是廉價好用的糯米石灰或是糯米貝殼。”

混凝土不是什麽高端材料,從本質上來講,混凝土就是把水泥作為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攪拌獲得的建築材料,跟糯米漿拌石灰水沒有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