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人事

姜星火代表總裁變法事務衙門做的報告,不僅給予了大明帝國的高級官員們很深的觸動,而且從事實層面上,已經宣告了,這個龐大的帝國,經過姜星火到目前為止為期一年的變法,已經煥發了新的風貌。

顯然,下一階段的變法,就在方方面面都意味著要進入到深水區了。

農業上自不必多說,現在相對人少地多且小冰河期尚未致命,在未來的數十年裏,大明農業部門的生產都能滿足變法所需……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來支持一部分人口進入工業、商業等部門,工業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

換句話說,在明末你就是想變法也變不了,基礎條件不行誰來都白扯,而明朝中期,則出現了人口壓力過大、官僚系統僵化等問題,變法的難度系數更高。

所以,從農業和人口角度,明初其實是最容易變法的。

而工業呢?

工業上初步建立了以棉紡織業為代表的手工工場區,重工業裏最關鍵的煤鐵部門得到了關鍵的技術突破。

但客觀地來說,這些對於工業革命的完整展開,卻是遠遠不夠的。

目前這些零星的火光,還不足以點燃整個大明的技術變革。

而且,蒸汽機、機床、零件等關鍵科技,尚未完成技術攻關,距離大批量投產,更是遙遙無期。

所以工業革命的道路雖然開了個好頭,但卻依然任重而道遠。

而經濟體系上沒做成的大事,或者說未來要經受的考驗,那就更多了。

別的不說,在跨海征日之前,要完成寶鈔的幣值和信譽的恢復,這就是一個非常非常有挑戰性的任務。

除此以外,建立一個核心地區的國內貿易“點對點商道”組成的商業交通網絡,以及未來設想的,基於此而產生的貨棧和郵局系統,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當然,最難的,也是意義最重大的,還是稅卒衛下鄉。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等將上下求索。”

姜星火用微改屈原的《離騷》中的一句話,結束了整篇工作報告。

這個時代不流行鼓掌,房間裏沒有經久不息的掌聲,但眾人復雜的目光,卻是對姜星火變法一年以來工作的最好注腳。

沒有人不敬畏一個真的能把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變成現實的人。

不管這些話,曾經在眾人眼裏到底有多麽可笑,當這些吹過的“牛”都變成眼睜睜的現實的時候,誰還能不重視呢?

而暫時秉政的姜星火做完了工作報告之後,就開始拿出了另一份文書,宣讀起了最重要的內容。

——永樂元年考成法結果。

這份結果,在場的眾人中,除了吏部尚書蹇義以外,無一人知曉。

眾人都緊張地盯著正在宣讀的姜星火。

“考成優、極優者,應升遷名單如下。”

“……”

小官的升遷沒有多少人在意,根據考成法,其實按平時的成績,大家也能猜度出來一二。

畢竟誰幹的一般可能很難看得出來,但誰幹的特別好,大家又不是瞎子,能冒尖的都是一眼就看出來了。

等到了各寺的少卿這個級別,眾人的注意力就開始集中了。

“升王真為鴻臚寺少卿。”

這個任命多少有些令人意外,但仔細想想王真的背景,倒也不那麽意外了。

前任鴻臚寺少卿是郇旃,自從陳祖義海盜團夥偽裝成了占城國使團並發生傷人案那一档子事過後,郇旃先是被貶到了國子監當司業,旋即又流放去了雲貴,而這個位置卻這麽一空就是大半年,但盯上這個位置的人可不少,最後被陳禎拿到了。

但陳禎的考成業績比較突出,肯定是要晉升的,所以就又空了出來。

如今經過激烈的角逐,算是經過考成法這道公開的、能服眾的程序,把這個位置給定下來了。

王真是前燕王府的典膳,換句話說,朱棣的廚子總管。

而且王真還不是普通打工人,他是背著行軍鍋跟朱棣一起上戰場的,靖難成功以後,昔日的燕王搖身一變成了皇帝,王真也進了鴻臚寺。

不過一開始他的級別差的還有點多,所以這鴻臚寺少卿的位置,朱棣雖然有心給他,可總歸是不好太過破格的,故此拖延了大半年,又把他提了半級,這樣才勉強說得過去。

“升行人司司副李偉為光祿寺少卿,汀州府推官高致為光祿寺寺丞。”

聽到這個任命,縱使這些官員都是高官,亦是難免竊竊私語了起來。

原因無他,這一組裏李偉的晉升,比之前廚子總管都離譜。

如果說廚子總管的晉升還算是帶了些人情,自己又確實努力肯幹,李偉就真的屬於一步登天了。

這裏要解釋的是,行人司到底是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