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占領

有了效果顯著的武力展示後,第二次談判的過程,顯然比第一次談判要順利得多。

雙方談判了關於待遇、貿易、官位等一系列問題後,明軍艦隊終於開始陸續進港。

“立刻傳令各艦,緩速前進,暫時只讓先遣艦隊護送登陸部隊入港,艦隊展開橫陣,確保可以隨時變換戰鬥陣型,以便側舷炮可以瞄準港口兩側的敵人。”

很快,先遣艦隊的旗艦就沖到了港口的前端,此時在他們對面,密密麻麻的站滿了各大商會下屬的士兵,這些商會士兵普遍身穿皮甲,背後背著簡易的盾牌作為防禦工具,他們的手臂上則掛滿了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飾品和離不開海洋主題的紋身,另外,有的人的肩膀上還搭著爪勾,或者是用麻編織的繩索。

這些士兵的武器雖然看起來簡陋而粗糙,但是負責指揮登陸部隊的汝南郡王朱有爋依然能夠感受到,對方在港口兩側布置的力量,遠比他預估的還要強。

至少這些士兵,顯然都是見過血,有實戰經驗的。

人數不多,裝備也稱不上有多好,但卻是真能拉出來打仗的部隊。

不久之後,明軍的運兵船在港口處完成停泊,朱有爋等人下了海船,登陸到了碼頭上,然後向馬尼拉港口內看去,港口內停泊著許多小艇,而岸上的人,也都在神色緊張地看著他們。

由於下西洋,本質上其實是皇室、宗室、勛貴這些階層集資進行的活動,再加上宗室的績效考核指標的問題,所以遠洋艦隊裏,並不缺乏各大藩王家不受寵的子弟,亦或是勛貴公侯伯家的遠房子侄,這些年輕人,都是試圖在海外搏個出路,個個雄心勃勃,想要上演“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的戲碼。

當理解了艦隊軍官的人員構成和利益所在後,就很容易明白,為什麽這些少壯派的軍官,是如此地渴望戰爭與軍功,屬於路過一塊石頭,不擋道都想踢兩腳。

“這些移民到呂宋的漢人,在港口內修築的工事不少啊。”

朱有爋環顧四周,發現馬尼拉港口的四周,街壘都堆砌著厚重石塊,還有許多的石制建築,顯然,這不是呂宋人臨時構築起來的防禦工事,從它們的規格、材質看起來,根本不像是新壘成的,反倒是更像經常使用的老舊建築……

“這些是以前的馬尼拉人用了好多年才完工的,所以看起來有些年歲了。”前來引路的人解釋道。

馬尼拉本地人,當然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

顯然,這也是移民到此地的漢人,鳩占鵲巢後的結果。

這些街壘和建築上面,不知播撒了多少爭鬥的鮮血。

“哦。”朱有爋淡淡的應了一聲,然後轉移話題,詢問道:“你是哪裏人?”

由於知道馬尼拉當地的漢人商會大佬們都已經屈服,所以引路的人也不敢怠慢,連忙答道:“小的姓趙,家父早些年就下南洋闖蕩了,生在馬尼拉。”

“那你父親怎麽會來到這處海域?”

“唉。”

這個趙姓引路人苦笑著搖了搖頭:“元末戰亂嘛。”

說到這裏,便不好繼續聊什麽了,畢竟那場波及天下的大亂,站在不同立場上很難評判,而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出局者。

趙姓引路人反而繼續說道:“那些年來,我父親一直跟隨商會出海貿易,可惜最後被倭寇所劫掠,並未能幸免,南洋倭寇、海盜甚多,不知大明可會清剿?”

雖然不清楚對方是故意拿過去的故事來試探,還是確實只是無心之問,但都不妨礙什麽。

朱有爋只說道:“放心,以後我們一定會為那些死在海盜手中的百姓復仇的,寰宇澄清,四海波平。”

“四海波平……”

引路人長舒了口氣,說道:“真期待有這麽一天的到來。”

很快,明軍的四千多甲士,就已經全數登陸,並且控制了整個馬尼拉城。

安全得到保證後,留了副使王景弘指揮艦隊,鄭和親自下船來到馬尼拉宣旨,因為只有他有這項特權——給空白的聖旨上填寫人名。

馬尼拉城,媽祖廟。

作為某種精神圖騰的象征,這裏顯然是發揮了類似於“宗祠”、“祭壇”之類的功效。

馬尼拉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到了這裏,見證著歷史性時刻的到來。

“我們馬尼拉百姓,願意臣服大明,為大明效力!”

許柴佬深吸口氣,高舉雙臂大吼道。

在他的呼喚下,一群人都以這種方式表達了他們的臣服。

看著這種明顯與中原迥異的風俗,朱有爋的嘴角抽搐了兩下,心中腹誹不已:真是一群隨了蠻子的化外之人。

跟鄭和等人不同,朱有爋對於這些人,也是持有鄙視態度的,嗯,確實不能指望他這種能幹出向李景隆出賣老爹周王的“父愁者”能有多平和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