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救命

南京,奉天殿。

“陛下,大事不好!”

一位老太監顧不得宮裏趨步而行的規矩,走進殿內焦急道。

“何故慌張?慢慢說,這像個什麽樣子?”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道。

看著老太監的模樣,朱棣心頭也是奇怪,這老奴平素穩重的很,今日如何這般舉止失措?也不知是什麽大事。

老太監擦了擦額角的汗珠道:“回稟陛下,剛才有成國公府家將緊急來報,成國公病倒在安慶了!”

“什麽?!”

聞言,朱棣臉色大變,猶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成國公病了,他不意外,可成國公是何等年富力強,三十出頭,身體雄壯的能生撕虎豹,就算有些咳嗽,怎麽就能病倒了呢?

而且,一個更可怕的念頭出現在了朱棣的腦海裏。

姜星火剛剛出獄的時候就說過,成國公朱能,會病死在征安南的途中!

對於姜星火的預言能力,朱棣不是不信,一開始他確實信了,甚至親自登門探望朱能的身體情況,可朱能當時確實只是略有咳嗽,就像是普通的嗓子不舒服,身體一點都沒受影響。

因此,朱棣慢慢地也就將信將疑了,畢竟姜星火自己也說過,他的預言能力一旦幹擾到現實,就有可能會產生偏移……當時朱棣想著,或許朱能的身體,也有這種可能。

而經過好幾個月的觀察,朱棣也始終沒發現朱能有什麽異常,朱能也說自己看過醫生了,就是傷風咳嗽,所以朱棣最後還是派了朱能統兵。

可誰知道,在南京城裏還是好端端的,怎麽剛離開南京沒幾天,就病倒了?

“把傳信的人給朕帶進來!”

須臾,成國公府的家將被帶了進來。

“成國公現在情況如何?安慶到南京順江而下不過兩三日工夫,為何不讓成國公回來休養?”朱棣疾聲連問道,看得出來,他是真的很關心朱能的身體情況。

“成國公如今重病垂危,連船都下不來,隨軍醫師說成國公不能再長途顛簸了,待在安慶或許還能熬一陣子,可要是一經顛簸,或許就……一命嗚呼了。”

成國公府的家將戰戰兢兢的把話說完,便低垂雙目等待聖訓。

“砰——”

只見禦案前的朱棣一巴掌拍在桌上,把茶杯震飛在地。

“混賬東西,你糊弄朕!成國公分明好端端的,哪兒來的重病?”

“小的不敢……”

成國公府的家將也是有苦難言。

“滾下去,滾!”

朱棣怒喝一聲,那家將嚇得屁股尿流,但旋即就被朱棣又叫了回來。

“成國公到底是什麽病?隨軍醫師可曾診斷了?”

“天哮,又名鷺鷥咳。”

“若是沒有別的要說的,這便在一旁歇著吧,給朕把太醫院的禦醫都喚來!”

不多時,太醫院院判,連同其余幾名有資格真正稱為“禦醫”,給皇帝看病的醫師,都來到了奉天殿。

永樂朝的醫學界頂尖巨擘齊聚一堂。

“鷺鷥咳?”

七十九歲的太醫院使戴思恭聞言面露難色。

姜星火前世有句話說得好,不怕西醫笑嘻嘻,就怕中醫沉臉皮。

看到戴老這副模樣,朱棣的心裏也沉了下來。

要知道,戴思恭這可是給他爹老朱看病幾十年沒出過岔子的狠人。

事實上,這位也確實是歷史上著名的明初醫學家,其父戴士堯為名醫,幼承父業,繼向朱丹溪學習醫術二十余年,惟戴思恭得其真傳,治疾多獲神效,由是號稱“華佗在世”。

洪武年間,戴思恭被征為正八品禦醫,授迪功郎,由於他的療效特別好,每次都能藥到病除,所以深得朱元璋器重。

等到洪武三十一年,老朱快掛了的時候,太醫院的醫官被殺了個人頭滾滾,唯獨慰勉戴思恭說:“你是仁義人,不用怕”,就連朱允炆這混小子都很信任戴思恭的醫術,將諸多侍醫治罪,唯獨提升戴思恭為太醫院使。

“有沒有可能診斷錯了?”朱棣問道。

戴思恭撚須苦笑著搖頭,只說道:“陛下,鷺鷥咳不是什麽難以判斷的病,因為病人在晚期咳嗽時發出的聲音實在太過獨特,隨軍醫師不太可能診斷錯。”

事實上,鷺鷥咳在現代有一個小孩家長們比較熟悉的正式名稱,“百日咳”……但“百日咳”並非只作用於小孩,只是小孩抵抗力弱,更易被感染,可大人同樣不能幸免,甚至跟是否身強體壯無關,因為這是通過飛沫傳染的疾病,從潛伏期到第六周都有傳染性,人群對本病普遍易感。

這種病的病因,是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因病程可遷延數月,所以才被形象地稱為“百日咳”。患者可表現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且伴有深長的雞鳴樣吸氣性吼聲,嚴重者會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