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景隆

曹松陰沉著一張臉,盯著孔希路說道:“我等奉旨查辦偽帝建文余孽謀逆的案件,現在錦衣衛懷疑你與這案件有密切關系,還請跟我們走一趟北鎮撫司吧!”

這句話一出口,國子監的講學堂內全場嘩然。

“什麽?這怎麽可能!誰告訴他的消息!”

“胡扯!孔公怎麽可能做那種事!”

“就是,肯定是假消息,你休得血口噴人!”

“對!我們絕不相信!”

學子們群情激奮。

而郇旃則是面露喜色。

姜星火,走了一招臭棋!

此時以任何名義逮捕孔希路,都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只會讓本就洶湧的輿論徹底被點燃,到時候士子沸騰的怒火,將把姜星火和他的變法派從頭吞噬到尾。

“姜星火啊姜星火,你聰明一世,卻沒想到如今這般糊塗。”

郇旃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姜星火挺聰明一個人,之前對付自己的時候壓迫感可是拉滿了,怎麽會犯這種低級失誤呢?

孔希路依舊穩穩地坐著,他淡笑道:“不知閣下憑何斷定我和這所謂的謀逆造反案有關呢?”

曹松冷哼一聲:“昨晚,錦衣衛在城外抓獲了一隊不符合‘開中法’所規定的私販裝滿了鹽粒的鹹魚之人。其中一部分私鹽販子仍咬牙頑抗,但一部分人已經招認,這些私貨都是由一人所指使,販賣鹹魚是為了給建文余孽謀逆籌措財貨,據他們交代,此人正是你,孔希路。”

此時,孔希路身旁的弟子兼書童孔安邦怒斥道:“放肆!孔公威望卓於海內,豈是你錦衣衛說審就審的!”

曹松冷漠道:“你要說孔希路威望卓於海內沒錯,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一介白身,錦衣衛的職責是緝捕欽犯,涉及偽帝建文余孽的謀逆,便是早已定下的欽案,我錦衣衛自然能審,而任何人都無權幹涉錦衣衛辦案!”

孔希路是平民,這意味著他可以自由地接受國子監的邀請來講學,可以發表他想發表的觀點,但代價就是,錦衣衛可以在職權之內,不需要特定的聖旨就能抓他。

“你……”

孔安邦氣急,剛想反駁,孔希路卻擺手制止了他,然後轉過身面向眾人,緩慢而堅決地說道:“《孟子·盡心章句上》有雲: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多說無益,我隨你們走一趟便是了。”

“師父!”

“先生!”

“孔公!”

孔希路站起身來,任由錦衣衛挾持,他朗聲對國子監的生員們說道:“諸君既然拜入國子監求學,便應該清楚我等儒生秉持‘仁德博愛,恕己為懷’的胸襟,而非只知利益,不辨善惡。我等身為聖賢門徒,理應以身作則!”

“孔師說得好!”

“孔先生說得沒錯,我輩讀書人,怎可如姜星火那般,為一己之利而罔顧蒼生疾苦,置百姓福祉於不顧!”

國子監的生員們紛紛附和,甚至還有人煽風點火,引得周圍一片矚目。

只有一位隱藏在人群裏的青衫儒雅的年輕人沒有任何舉動。

他靜靜地看著孔希路,眼睛直勾勾的,似乎是想將這個人的一切都記住。

“養氣和臨機應變的能力都很強,會造勢,會煽動輿論倒向自己,能在危機場合最大化的包裝自己的正面形象……方才講學,寥寥幾句就能看出來,此人儒學功底確實世所罕見,真是個難纏的對手。”

姜星火悄然離開了現場。

“不過,這只是個開始罷了,你們不是很喜歡把事情鬧大嗎?那我陪你們,最好把天都戳個窟窿開來才好。”

南京城中的滔天風暴越卷越大,新學或者說科學,與理學的第一次正式交鋒即將開始。

在永樂元年的五月,大明的內部與外部,整個世界的歷史線都被姜星火以某種粗暴的方式,撬到了另一個方向上。

李氏朝鮮已經屈服,對安南乃至南洋的幾手布局也已完成,鄭和早已飄然下海,如今怕是要到了占城國。

而在日本盤桓許久的李景隆,也終於要完成他最後的使命歸國了,這也就意味著,大明新生的棉紡織業即將取得另一處鋪墊已久的商品傾銷市場。

變法從思想和物質兩個層面,都進入了更加深刻的未知領域。

……

在海的那一邊。

日本,京都鹿苑院。

與去年相比,足利義滿老的更厲害了,他穿著僧袍,拖拉著木屐,走在桃花林中。

空中桃花落英繽紛,隨風飛舞,如同仙境。

而在這美景的背後,是桃花已經凋謝大半,地上鋪滿了一層薄如蟬翼的粉紅色,腳踩上去軟綿綿的,仿佛能陷進去。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可惜,我沒機會到大明親眼去看看大林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