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與共

決斷已下,便再也沒什麽其他好說的了。

洪武-永樂時期的明軍,正是組織能力巔峰的時期,只要上面的將帥有明確的指令下達,哪怕是夜裏,部分士卒依舊被有序地喚了起來,在千戶、百戶等軍官的帶領下迅速開始執行命令,並沒有造成意外的炸營。

明軍層層疊疊的營盤裏,面向白蓮教叛軍方向的,被清空了一部分,而外面的營墻也保持了聳立,只是地基木樁被拔了大半,兩頭也用無數的粗繩子拴上,確保能直接拉倒或推倒。

從天空中看去,便形成了這樣一個圖形。

一(營墻)

凹(前營)

中間清理幹凈的凹陷部分,便是以一個類似於甕城的結構,來容納被作為前驅的百姓,百姓到了這裏,就處在了相對安全的位置,且無法沖垮其他營盤。

陳瑄自去調度,柳升、朱高煦,還有幾個軍校生,陪著不睡覺的姜星火在巡營。

亦或者說,臨戰前最後的準備。

一路沉默無聲,張安世忍不住問道。

“姜校長,若是有白蓮教叛軍混入百姓裏呢?這些人穿著百姓的衣服,跳蕩登上營壘也是麻煩,我軍又該如何應對?”

姜星火看了看這位朱高熾的妹夫,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頗有些心思百轉。

姜星火當然知道朱高熾與朱高煦的儲君之爭,並不是消失了,而是被變法的大環境暫時壓了下去,而這種競爭,即便是在不久的未來,朱高煦離開南京北上北直隸,主持北方的變法,也不會消失,反而是會變得更加激烈。

所以,作為大軍副將,稅卒衛的指揮使,朱高煦不怎麽待見張安世,倒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

可張安世同樣是自己的學生,朱高熾也是能影響變法走向的重要人物,姜星火卻不能對他們有什麽區別對待,非但如此,還應該盡量爭取他們對變法的支持,這便是所謂“讓朋友變得更多、敵人變得更少”。

之前,姜星火就收到了朱高熾的信箋,倒不是什麽別的內容,而是問他是否方便教導年幼的朱瞻基。

姜星火當時並沒有直接同意或拒絕,而是以當時變法事務繁忙為由,暫時鴿了下去。

如今江南平亂過後,便是治水、賑災、建廠,再往後就得回京,發起新一輪的變法了。

而無論如何,教導朱瞻基,也就是張安世的大外甥這件事,都得做個決斷。

姜星火本人對於創造了“仁宣之治”的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倒是沒什麽意見,雖然被保守的文官操縱了部分權柄,導致了大明的全面收縮有很大的不良影響,但如果反觀當時,大明國內也確實有種種收縮勢力的現實需求。

但姜星火從一開始,就對眼下連影子都沒有的明堡宗朱祁鎮很有意見!

大明的皇位要是還傳給這貨,很難確信不會再來一次“土木之變”。

而姜星火現在無疑是在某種程度上,擁有著影響儲君之爭結果的能力的。

他如何對待自己的開山大弟子朱高煦,又如何對待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就必須要有所衡量,最起碼,心裏得有杆秤。

“咦……於謙是不是跟朱瞻基同歲?若是要帶娃,把這時候的於謙也帶上,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他的成長?可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於謙本性便是如此,受了科學理念的教導,又會變成什麽樣子呢?會不會有可能成為我的繼任者,成為新的馭龍者?還是說,比前世的歷史上,結局更加悲慘?”

腦海裏一連串的問題,讓姜星火的心跳都略微有些快了起來。

不過眼下顯然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張安世等人還等著自己的答案呢。

種種念頭一閃而過,姜星火復又看向張安世,說道。

“就按我之前教過你們的排炮跨射。”

見上至柳升,下至朱勇、徐景昌,都有些猶豫的樣子,姜星火明白了他們的意思。

他們不是不懂姜星火的安排,而是心裏沒底。

所謂排炮跨射,便是以火炮的彈幕來隔斷白蓮教叛軍主力和混入百姓的前鋒,而新式輕型青銅野戰炮足足運來了數十門之多,足以形成排炮跨射,如此一來,這樣哪怕白蓮教叛軍混進了百姓堆裏,也是孤立無援的狀態,就造成不了什麽危害了。

而這種戰術,在這個世界,毫不誇張的說,是第一次登上歷史舞台!

為什麽?

因為在姜星火指導發明的新式輕型青銅野戰炮發明、列裝出來之前,以前的大炮都是笨重的,固定到城頭幾乎不可移動的。

即便是有人移動過大炮進行野戰,也沒人在戰鬥裏組成炮群,進行彈幕隔斷。

原因很簡單,火炮跨射形成彈幕隔斷,需要兩個基礎前置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