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銃斃

說罷朱勇把手一揮,明明還是個半大小子,口氣卻學他爹學了個十足:“全部給老子聽好了!今天,咱們要把這幫雜碎打疼打殘!”

有了沿海衛所兵組成的城防軍的阻擋,白蓮賊一時半會兒沖不過來,火銃隊得以在街道上從容列隊。

今夜月色皎潔,城中又有火光沖天而起,光線雖然比白天差了些,但並不影響士卒們列三段擊的陣型。

火銃手們按照平日裏的訓練,熟稔地把引火藥裝填到火繩銃右邊的引藥鍋之中,並合上引藥鍋蓋,隨後則是從腰間解下固定住的小瓶子,擰開木質瓶塞,將發射藥從銃口倒入進火繩銃裏。

最後則是把鉛子塞進去,從銃管下抽出通條,搗實彈丸和發射藥,引燃點火繩。

這一切說起來緩慢,其實對於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來說,不過是幾個步驟的事情,經過幾個月的高強度訓練,早已形成了肌肉記憶。

火銃手各自站立著等待朱勇的發令,而一部分裝備著冷兵器的刀盾手,則仍然守護在火銃陣列的兩側,防止被敵人突襲。

“平常怎麽訓練的,現在就怎麽做!”

朱勇看了看身側的火銃手們:“兄弟們都聽清楚了吧?咱們可是第一次真刀真銃的幹,別給老子丟臉!”

“放心,頭!”

西方火槍手陣型的軍樂官通常用打鼓點的方式提示軍隊保持陣型,到了東方,自然就要使用有著鮮明東方風格的樂器。

譬如……嗩呐。

嗩呐是一件十分具有華夏特色的獨奏樂器,具有音量大,音色明亮的特點,即便是混亂的戰場上,依然能夠壓蓋住各種嘈雜的聲音。

隨著朱勇命令的下達,長街上,一種淒涼的樂聲驟然響起。

嗩呐手鼓起高高的腮幫子,用盡渾身力氣吹動手中的樂器。

嗩呐一響,爹媽白養。

“嗚……嗚嗚嗚……”

隨著嗩呐的聲音越拉越遠,周圍原本喧鬧無比的戰場,逐漸沉寂了下來。

甚至,不僅是城防軍,就連白蓮賊都聽出了這是什麽曲子。

燕軍實際上的軍歌,以唐朝李世民那首經典曲目改編而來。

——《燕王破陣樂》!

樂曲節奏極為鮮明,聲浪激浪,一重高過一重。

前面的城防軍見身後友軍來援,雖然是他們從來沒見過打仗的火銃手,但是此時他們已經支撐不住,自然順勢退到兩邊,以做休整。

見前面的友軍退開,火銃手們前進了數十步後調整隊形,點燃了手中的火繩,火繩是被設計固定在火繩夾上的,由於此時引藥鍋蓋是關上的,所以並不用擔心火繩的火星引燃引藥造成走火。

白蓮賊們面面相覷,他們沒見過這支排成三列的奇怪軍隊,更不知道對方想要做什麽。

不過按照白蓮賊的本能,既然對方明軍已經列好陣型,自然是要與其真刀真槍地鏖戰上一場。

“真空家鄉,無生老母。”

白蓮教舵主陳文亮帶著數百名教眾向前猛沖,同時大聲地呐喊著,他們每個人的眼神都是赤紅的,仿佛要吞噬掉前方所有生物一般。

“狹路相逢,勇者勝!”

“殺啊……”

白蓮賊們吼叫著向前猛撲,作為白蓮教的精銳,他們拿的武器多以大刀、長槍、大斧等簡單粗暴的長杆武器居多,而弓弩等遠程手段很少,因此他們的戰鬥方式主要集中在近身搏鬥。

當然,這些人是白蓮教重金豢養的精銳,跟太湖前線那些流竄於山林中草寇自然不同,這批白蓮賊們的戰術素養也是毋庸置疑的,起碼,在沖鋒的過程中,他們也保持了相對完整的陣型,這就已經是絕大部分叛軍做不到的事情了。

遠遠看去,仿佛是一座移動的堡壘一般。

他們很清楚,只要距離拉近了,再厲害的明軍也奈何不了他們,對於他們來說,通常明軍會有強弩方面的優勢,因此唯有貼身肉搏才是最安全、最省力的攻擊方式。

不過,讓白蓮賊們意外的是,對方竟然沒有選擇在遠處放弓弩。

對方似乎根本就沒意識到雙方的優勢與劣勢!

或許,對方的膽子都已經嚇破了?!

想到這,白蓮賊們更加興奮了,一個勁地逼近,埋頭狂奔著,期待手中的武器毫不留情地往對手身上招呼,直到把對方逼入絕境。

“兄弟們,跟我沖!”

陳文亮的嗓門很大,而且非常喜歡親自指揮作戰,他手持大砍刀,帶著五六個親衛,率先向前沖殺而去,他的身上,甚至還穿著一副鐵甲。

陳文亮手下的親衛都是他從小收攏起來,從乞丐窩裏搶救出來的孤兒,因此他們都是一副拼命三郎的模樣,哪怕是挨刀子,也要咬牙跟著他往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