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開門

“與此同時,其實我們還可以意識到,比較優勢不僅僅存在於商品之中,思路不妨大膽一點?”姜星火循循善誘。

這是一條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所以,三人難免有些被歷史局限性束縛住了,放不開手腳。

提來提去,提出也都是其他的貿易的商品。

“哎……”

姜星火嘆了口氣,心想道,畢竟大明是一個重農主義思潮盛行的國家,突然讓他們走向海外貿易的思路,還是有些不適應。

所以,姜星火只好親自開口了。

“你們想想,制造一件手工業商品,都需要什麽條件?”

朱高煦:“先得有個地方。”

鄭和:“然後還得有人。”

卓敬:“最後得有材料。”

姜星火沉默了刹那,旋即說道。

“這些,都可以應用比較優勢學說。”

“等等……”

鄭和忽然覺得自己的未來有些不妙。

“姜先生是說,大明需要從其他國家進口便宜的原料和人?”

姜星火又沉默了刹那。

“暫時倒是不用去想人的問題,因為發展手工業/工業,本來就是為了吸納大明的農產階層人口,所以比較優勢學說在手工業/工業發展的起步階段,應該是大明從外國通過海洋貿易進口廉價的產品原材料和較為廉價的稻米等農產品,向外國輸出制造成本低廉但售價政策或偏高的手工業/工業制成品。”

“當然了,起步階段也不是不能對田地和人口使用比較優勢學說,比如出錢雇傭甲國家的人口,在陽光水文條件較好的乙國家種植一些紡織業原材料……”

“姜小友,老夫還有一事不明。”

卓敬撚須問道:“那如果像是安南這樣的國家,不同意與大明進行這種所謂‘比較優勢’的貿易呢?”

“為什麽會不同意?”姜星火反而奇怪問道。

“進行這種‘比較優勢’的貿易,安南只需要出口在田地上肆意生長的高產稻米,可以獲得大量的優質絲絹布匹,這相當於在給安南的地主階層創造一項來源穩定的重要收入。”

卓敬思慮幾息,還是搖了搖頭道:“如果這樣,安南國內的制造絲絹布匹的手工業者必然破產,農民也會被安南地主更加嚴酷地壓榨,安南的統治者如果是有遠見卓識的,會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而且,長此以往下去,容易錢賺多了,稻米價格一波動,安南必然會為大明所制。”

姜星火坦率說道:“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目光長遠的統治者並不多。”

“那如果確實存在呢?”

姜星火想了想,給出了一個答案。

“如果確實存在,那就只能讓大明軍隊出動,吊民伐罪推翻暴君了,想必當地從稻米-布匹貿易中獲益良多的‘百姓’必將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卓敬聽懂了姜星火的話語,不禁一時啞然。

雖然說得不好聽,但確實是事實。

對於安南國內的地主階層來說,大明來了,也只是幫他們換一個統治者,又不是換地主階層,甚至這種改變還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利益,沒理由不歡迎。

畢竟,阻止他們自由貿易發財的“暴君”,才是他們的對立面。

至於會不會出現“稻吞人”……

這便是先發和後發的不同了,先發就是可以剪別人的。

而進行工業變革的第一步,也確實是發展紡織業,因為紡織業不僅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容納的就業人口最多,而且不管是可以向整個高緯度北方以及朝鮮、日本銷售的棉紡織業,還向中緯度銷售的毛紡織業,亦或是向低緯度銷售的紗紡織業,上下遊的原材料與市場都非常廣闊,而且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並沒有其他商品的特殊限制。

當然,你要非說有的地方的人不穿衣服,那也不是沒辦法,消費習慣總是可以培養的,尤其是與看起來較為高等的文化入侵相輔相成的時候。

大明的大人們都穿衣服,為啥你不穿?當然是因為你蒙昧落後未開化啊!

想要進入文明社會?來來來,先買套衣服吧。

穿上了,你就具有某種兼具文化符號和社會地位象征的心理優越感了。

這時,朱高煦有些恍然大悟地說道:“姜先生的意思是,如果像安南這樣的國家不跟大明進行‘比較優勢’的貿易,就可以直接派兵打進他們的都城,推翻他們的國王?然後大明據而有之?”

“視情況而定,也不一定據而有之……你忘記《三環外交》那節課了嗎?”姜星火向朱高煦問道。

“記得記得!”

朱高煦連連頷首道:“第一環是安南日本朝鮮琉球,大明需要據而有之;第二環是真臘暹羅占城渤泥湓亨呂宋,大明需要有駐軍和天使館;第三環是蘇門答剌爪窪國白花三弗齊錫蘭,需要有領事館和軍事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