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

道衍彈了彈黑色袈裟的袖口,從袖中抽出一封信。

“老衲托袁珙袁真人,與姜聖做了一次通信。”

隨後,道衍似是渴了,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了口茶水。

老和尚的慢條斯理,簡直讓等待著結果的眾臣無比心焦,恨不得上去撬開道衍的嘴巴,讓他把信息都吐露出來。

但此時皇帝也跟著添堵,朱棣沖身後的老三招了招手。

三皇子朱高燧湊到朱棣身邊,聽了幾息,略微詫異道:“父皇,讓二哥現在過來?”

朱棣點了點頭,朱高燧不敢多言,出門安排好童真負責防務後,就在皇城中動用了馳馬特權,向不遠處的詔獄而去。

道衍開口道:“姜聖當然有辦法,扶持出新的得利階層。”

聞言,工部尚書黃福的心中頓感好奇。

跟舔狗鄭賜不同,黃福歷經宦海沉浮多年,早已榮辱不驚,對於皇帝沒帶他聽謫仙人講道這件事,並沒有什麽心理波動。

正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皇帝想怎麽做,那是皇帝的事情,自己作為國家重臣,要做的不是一味地、無原則地向皇帝靠攏,而是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對得起聖人、對得起百姓。

但即便黃福心下坦然,可對於“姜星火”這個橫空出世的謫仙人,你說黃福要是半點好奇都沒有,也是不對的。

事實上,自打剛才由皇帝親口說出姜星火的種種神奇之處,黃福便已經對這個人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

而眼下,道衍的意思,似乎是對方一封通信,就解開了困擾著更化變法最核心的難題。

——扶持出新的得利階層。

須知道,這件事可沒聽起來那麽簡單。

扶持新的得利階層,就意味著,必然會損害舊有的得利階層。

大明現行廟堂體制下,什麽是舊有的得利階層?

當然是從宋元士大夫階層蛻變來的士紳階層。

士紳階層,掌握著大量的知識、田地、人口、話語權,任何試圖觸犯這個強大而保守的舊有得利階層的人,都會迎來其強烈的抵觸與反擊。

即便是跟士紳階層切割的最幹凈,對立最嚴重的朱棣,也不敢輕舉妄動。

因為朱棣所依靠的基本盤,是北方中小地主與漢蒙軍頭,雖然在武力上對南方士紳階層有著優勢地位,但在其他方面,諸如廟堂、經濟、文教等等,並沒有達到能與之分庭抗禮的地步。

北方,在此時的大明,跟南方相比依然處於全方位的落後狀態。

士紳階層是如此地強大,它的強大不在於某一個人,而是在於整個階層都根深蒂固地普遍存在於大明的經濟重心。

對士紳階層動手,與之徹底決裂,幾乎就等同於一個人用匕首挖開自己的心。

人無心能活否?

當然不能。

另外,黃福還想到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即便通過變法更化,扶持出了一個對抗士紳階層的新的得利階層。

那你能保證,新的得利階層,不會轉頭造皇帝的反?

若是如此,大明折騰更化變法,還不如不改,好歹士紳階層對老朱家當皇帝沒意見,最多讓某個不合心意的皇帝溶於水,換上來一個,不還是你們老朱家的種?

所以,雖然道衍說這位姜星火“姜聖”找到了扶持新的得利階層的辦法,但黃福依舊不認為,更化變法這條路走得通。

誰都知道,更化變法比一成不變在大多數時候都要好。

變一變,不管怎麽變,只要主導變法的人能力不是太差,大概率都能增強國力。

……因為既然已經到了需要更化變法的時候,就說明已經爛透了。

可是為什麽華夏上千年的歷史,更化變法的皇帝就那麽幾個?這還不夠說明問題嗎?

黃福的疑惑,只能等待道衍解開了。

但隨著道衍遲遲不展開信件。

蹇義忽然若有所悟。

“且慢。”

這時蹇義開口了,或者說,替道衍開口了。

“陛下,臣以為這封信事關國朝命運,不應該讓所有人都看到。”

蹇義瞥了一眼身後的內閣眾人,含義不言自明。

說白了,在明初這種中書省和丞相制度,都剛被朱元璋廢除沒多少年的時代,六部尚書這種站在文官系統最頂峰的大佬們,真瞧不上內閣的年輕小夥子。

雖然這裏面有些小夥子,歲數也著實不小了。

但在官僚制度下,論資排輩就是如此,老的就是可以瞧不起比他年紀小的,資歷深的就是可以瞧不起資歷淺的。

黃福反而道:“蹇尚書,更化變法之事還不急於一時,內閣諸位青年才俊既然已經聽到了前面,如何不能留下來商議一二?畢竟……這些人已經是我大明下一代翹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