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姜星火沒有任何藏私的意思,便打算將八字秘訣的最後四個字,給他們拆解出來。

其實,這都是公共管理學中非常經典且實用,在後世廣為流傳應用的戰略管理規劃技巧。

但這種後世人們在公共管理過程中,積累了數百年才逐漸摸索出來的管理學技巧,對於剛剛邁入十五世紀第二個年頭的大明,無疑是降維打擊一般的存在。

畢竟,在大明這個傳統封建國家的公共管理過程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目標導向分析可言,所有官僚部門都是在年復一年地執行著從歷史中演化過來的職責。

管理混亂,目標模糊,導致的結果就是得過且過!

對於這一點,朱棣也早就覺得極不滿意。

只是朱棣苦於官僚機構強大的歷史慣性,一時半會兒根本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反而怕越弄越亂,越改行政效率越低。

眼下,姜星火則是不僅給他遞了“考成法”這把刀,還手把手地教他“優劣危機,用停成禦”的刀譜!

簡直就是生怕他拿了刀不會以最刁鉆、最致命的角度向官僚系統劈下去!

……貼心極了。

姜星火緩緩道:“之前的‘優劣危機’分析方法,是一種態勢分析法,也就是通過對被分析對象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危險等加以綜合評估與分析得出結論,能夠較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和研究大明某個部門或職位所需設定理想的考成目標的方法。”

“而‘用停成禦’,則是基於‘優劣危機’分析結果,進一步地精細化符合大明某個部門或職位現實情況的目標……也就是說,先有‘優劣危機’的分析結果,才有‘用停成禦’的進階分析。”

“用,便是如何根據現有的優勢,在不會妨礙大明其他行政部門的考成目標的情況下,善用自身的優勢。”

“我只舉一個例子,免得啰嗦。”姜星火指著地上的四字格說道:“之前根據‘優劣危機’分析法,分析出大明台諫系統的內部優勢是——發揮暢所欲言。”

三人紛紛點頭。

“而‘用停成禦’的用,便是說,如何善用‘發揮暢所欲言’的優勢?既然是善用,那一定不能只偏向於彈劾官員吧?台諫系統能不能對其他問題給予更多的關注呢?如果可以,都有哪些可以善用這個優勢的問題?各自大約占什麽比例?”

姜星火此言一出,頓時讓幾人開始了新一輪思考。

很顯然,這是對官吏考成目標更進一步的細化分析。

……

這是姜星火給他們布置的思考題,而這邊的密室裏,同樣也陷入了思考。

“台諫系統,如何善用發揮暢所欲言的優勢?”

這個聽起來平平無奇的問題,卻讓朱高熾一時有些坐不住了。

問題很簡單,可回答起來,卻不那麽容易。

朱高熾暗自思忖,台諫系統可以善用優勢對哪些問題給予關注?

思考了半晌,朱高熾方才略有所得。

而僅僅是順著姜星火的思路略有所得,便已經讓朱高熾覺得眼界打開了,之前從未想過的問題,變得通透了起來。

就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聽姜先生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矣!”

心服口服地感嘆了一句後,朱高熾這才籲了一口氣,在椅子上安心地坐了下來。

“大皇子殿下對自己太苛責了。”看到朱高熾盡心竭力的樣子,道衍忽然對他說道。

朱高熾一怔,誠懇地扭頭言道:“父皇將重任賦予我,我又如何敢對自己稍加放松呢?父皇曾經告訴過我,欲做大事先成己身,我沒有父皇那般戡平戰亂的能力……所學所會的,不過是郭布政使和您教給我處理政務的辦法,而台諫本就是這其中的一部分。”

“可姜先生乍一問,我卻發現,自己平時思考的太少,這個問題根本就是想都沒想過……一念至此,便覺得如果這點事情都做不好,我不僅對不起父皇,也對不起您和遠在北京的郭、郭尚書。”

聽朱高熾提到如今仍然遠在北京主持籌建北京城事宜的北京行部尚書(永樂時期特殊官職)郭資,道衍不覺間也有些懷念。

靖難時期,郭資與顧成,一文一武,都是協助朱高熾和道衍鎮守北平,統籌燕軍文武事宜的關鍵人物。

如今道衍南下,前些天倒是見了前來述職的老將軍顧成一面,而郭資卻是小半年都沒見了。

當然話說回來,朱高熾這種心態,道衍也能理解。

畢竟朱棣這種當爹的,你要說他冷漠無情不心疼兒子也完全是胡扯,但對於自己的三個兒子,朱棣也確實是秉持著“好用就往死裏用”的原則,前面吊個儲君之位的胡蘿蔔就讓大兒子給他拼命處理政務,二兒子給他拼命沖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