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測算太陽?

“日月為明……”

朱高煦今天的思維似乎異常活躍,他馬上又問出了一個奇奇怪怪的問題。

“姜先生剛才說過,萬有引力有個規律,也就是說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大;物體之間的距離越遠,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就越小。”

“正是如此。”姜星火肯定道。

“那請問姜先生,如果萬有引力成立,太陽是中心,那麽太陽距離我們的大地那麽遠,都能發出萬有引力,牽引著我們的大地跟著旋轉……那太陽得有多大的質量啊?或者說,太陽多大啊?”朱高煦好奇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卓老頭也跟著看向了姜星火。

顯然卓老頭對這個問題也很關心。

畢竟,從古至今大家都是看著太陽掛在那裏,但太陽具體有多大,是比地球大還是比地球小,沒人說的清楚。

而如果根據萬有引力的理論,卓老頭推導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

那就是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或者說太陽是地球和金木水火土等天體的中心,那麽太陽的質量亦或者說是重量,必須要極大極大才行。

否則的話,一個小太陽吸引一堆大天體,顯然是一件極度不靠譜的事情。

但是卓老頭卻對這個問題,不太抱有希望。

卓老頭不是對姜星火解答這個問題不抱有希望,而是壓根對這個問題是否有答案,就不抱有希望。

原因也很簡單……郭守敬以人力測算大地的面積,在卓老頭看來,這就已經是天文地理之學,所能達到的極限了。

畢竟,大地面積這個東西,確實實實在在地存在著,只是不好測量而已,不代表不能測量。

可問題是,太陽的質量、面積、距離,這些怎麽測量?

飛到太陽上面拿個尺子去量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故此,卓老頭實在是沒指望姜星火這個才華驚人的後生,能給出什麽答案來。

但是,

但是,

姜星火卻嘴唇一張一合。

“好辦。”

……

“這墻,是不是壞了?”

朱高熾難以置信地扭過頭去,問兩個小吏。

兩個小吏郭琎和柴車齊齊搖頭。

竊聽擴音墻目前沒壞,聲音很清晰地傳了過來,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墻沒壞,是耳朵壞了?”

朱高熾又伸出手指試圖掏掏耳朵眼,但他短粗的小拇指,顯然不能夠做到這一點。

朱高熾最終無奈地確信,墻沒壞,耳朵也沒壞。

姜星火,竟然真的說他能測出太陽的質量和大小!

這在朱高熾看來,簡直就是在聽後羿射日、精衛填海一般的神話嘛。

天文學這種東西,朱元璋只是禁止民間私自學習,但是欽天監裏,以及皇子皇孫想要學習,是沒有禁止的。

畢竟從某種意義上講,天文學這種東西,是跟皇權息息相關的,皇家學了沒什麽問題。

而朱高熾從小也學習過一些天文知識,在燕王府(原元朝大都皇宮)裏,也有一些天文學相關的書籍,朱高熾他認為在天文方面,自己還是有幾分本領的。

但即便如此,所謂的測出太陽運動軌跡之類的東西,都只存在於某些筆記中,華夏傳統的天文學方法,依舊是沒法畫出太陽運動軌跡的。

而連太陽的運動軌跡都畫不出來,只能依靠渾儀這個模糊的模型,以及延續了上千年積累下來的大量數據用代數方法計算的華夏傳統天文學,自然沒有能力來測算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以及太陽的質量和表面積這種更高深的東西了。

當然了,也不是說華夏天文學不行,而是在時代,誰來都測不出來……

最起碼的天文望遠鏡這個科技點都沒點出來,怎麽觀察?怎麽測量?

因此,朱高熾對此並不相信。

而且朱高熾覺得,如果真的要測算太陽位置和大小,那肯定得先需要某些特定的契機,還需得配合好時間,才能模糊測算出來。

現在姜星火說他能測出太陽位置和大小,朱高熾根本就不信啊。

但是……從墻對面傳來的姜星火說話的語速,比平時要快,而且他說話時的情緒波動也變得有些強烈,仿佛受到某種刺激,讓朱高熾不敢輕視姜星火所說的可能性,更加不敢隨意說話自己打斷自己的聆聽思路。

……

“如何測量太陽?”

姜星火自問自答道:“第一步,當然就是剛才所說的扭秤實驗,首先我們要測出萬有引力的常數。”

“這個實驗好做的很,只要堅持重復測試排除幹擾,任何一個有合格數學知識的人,都可以自己算出來萬有引力常數。”

“至於第二步。”姜星火頓了頓繼續說道,“則是要通過一個高塔扔球的實驗,來通過萬有引力常數,測算出地球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