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鄭和:馬爾代夫是哪?

鄭和邁著比以往沉重幾分的腳步離開了,朱棣臉上的笑容卻淡了下來。

“還有四節課,姜星火就要出獄了。”

火爐中驟然炸開的一點星火,“啪”地一聲後轉瞬即逝。

“陛下心思不定。”

老和尚道衍伸出手抓起精致的小鏟,給爐火底部的無煙貢炭翻了翻,爐火瞬間旺盛了起來,無數星火“噼裏啪啦”地發出極小的爆裂聲。

朱棣不言不語,只是從凳子上扶著膝蓋緩緩站了起來。

黑色的織金龍袍在他身上顯得有些緊身,袖口、衣擺都被拉扯成兩個小圓弧,隨著他微擡的動作垂落而下。

這位壯年皇帝的身軀如標槍般筆挺,他透過半開著的窗,看向南京皇宮上閃爍著的晚星。

有一顆最亮的星辰在夜幕下格外璀璨奪目,似乎連周圍的星星都隨之黯淡了幾分。

“姜星火這把雙刃神兵,朕該怎麽用?”

道衍似是沒聽出朱棣話裏的意思,只說道。

“如此神兵利器,上可幫助陛下大刀闊斧地實行新政,極大增強大明國力;中可打擊士紳階層話語權,對抗日益僵化的程朱理學;下可教導後代君王,輔弼大明江山百年不墮。陛下有什麽不用的理由呢?”

朱棣只是負手默然不語。

道衍翻動著爐火,說道:“或者說,陛下覺得若無姜星火出山,大明要多久能完成陛下夢寐以求的‘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所需的國力積蓄?征日本、征安南、征漠北、征天竺……甚至在西北蠢蠢欲動的帖木兒汗國,大明難道就不需要提防嗎?帖木兒便是稍遜草原上那位征服世界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按此時功業來看,恐怕不差太多吧?”

當道衍提到“帖木兒”這個名字時,朱棣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濃重的忌憚之色。

如果說此時的世界上,還有一個人能被自詡天下第一名將的朱棣所忌憚的話,那就只有這個花甲之年的西邊鄰居了。

如果能有一個上帝視角把朱棣抽離出來。

皇宮,南京,直隸,大明,天下……偌大的世界地圖上,此時正並立著兩個萬裏大國,大明帝國與帖木兒汗國。

帖木兒汗國,是大明帝國五軍都督府無數戰爭預案裏最大的假想敵,也是唯一體量相同的對手。而危險的是,這兩個當今世界上的頂級強權,領土已經緊緊地挨在了一起。

之所以在洪武朝、建文朝,帖木兒汗國與大明帝國沒有爆發大戰,便是因為帖木兒汗國正在忙著向其他方向征服。

帖木兒出身突厥化的蒙古貴族,早年臣屬於東察合台汗禿忽魯帖木兒,後來起兵反抗東察合台貴族,通過扶持傀儡哈比勒沙的方式分治河中,占據西遼舊地。實力強大後殺死迷裏忽辛,奪得西察合台汗國政權,自稱“大埃米爾”,建立帖木兒帝國,後遷都撒馬爾罕,改稱“蘇丹”。

從此以後,帖木兒拿到了成吉思汗的劇本,連續征服花剌子模、阿富汗,降伏東察合台汗國。在此期間,屢次西征,征服波斯全境,並分別在昆都爾察河谷、帖列克河戰役大敗金帳汗脫脫迷失,北上掃蕩金帳汗國。

朱棣在北平起兵,奉天靖難的時候,帖木兒也沒閑著。

靖難第一年,帖木兒率軍東征天竺德裏蘇丹國,摧毀德裏、旁遮普、克什米爾地區;靖難第二年,帖木兒再次禦駕親征敘利亞,敗馬穆魯克王朝;靖難第四年,也就是現在的時間點,帖木兒在安卡拉戰役大敗奧斯曼帝國,生俘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

此時此刻,帖木兒已經通過四十年的南征北戰,建立了形成東起北天竺,西達小亞細亞,南瀕阿拉伯海和波斯灣,北抵裏海、鹹海的萬裏大國。

其人武功之出色,絕不輸任何一位蓋世雄主。

道衍看著火苗說道:“根據不久前松潘那邊傳來的消息,帖木兒已經結束了對西面遙遠帝國的征服,他的數十萬大軍正在陸續向撒馬爾罕返回。”

朱棣陷入了深思。

作為當世第一名將的直覺提醒他,這個強大的對手,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是大明。

“帖木兒,要對大明動手了。”

“不對。”朱棣復又搖頭,“即便帖木兒馬上動手,至少也還有兩到三年的準備時間,他已經連續作戰了很久……想要對大明動手,他需要準備海量的輜重補給,畢竟從西域向大明進攻,路上根本沒有太多補給點,更遑論給數十萬大軍補給的,他必須要自帶輜重,畢竟帖木兒的軍隊早已經不是驅趕牛羊就能作戰的蒙古軍。”

朱棣向西看去,他的目光仿佛看見了數萬裏之外的那個命中宿敵。

難掩的激昂情緒在朱棣的心頭湧起。

他,是華夏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大一統王朝造反成功的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