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你管這叫掃盲?

快速組建稅卒衛的基礎,在於姜星火的詔獄掃盲班能否真的取得成功。

畢竟,讓那麽多退伍老卒學會算數識字,到底是兩個月還是兩年,區別可太大了。

這東西,肯定要先搞試點,再逐漸鋪開。

而退伍老卒的文化培訓,也一定是一批一批來的。

如此以來,如果兩個月能速成,只需要三五年就能推廣全國;如果兩年才能學成,那也甭推廣了,估計等永樂帝駕崩,都不一定能幹成這件事。

因此,姜星火的掃盲才是最關鍵的事情。

解縉正是基於自身的判斷,認為除非是極為聰穎的兒童且全天候地學習,才有可能在兩個月內學會五百個常用字和簡單的算數,而如果是已經成年的文盲,想要每天一個時辰,兩個月就完成掃盲。

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實上,這也是蹇義和茹瑺不敢置信的原因。

南京皇宮,奉天殿內。

朱棣正在龍案後處理政務。

“來了。”

朱棣擡眼看了一眼好大兒,隨後揮了揮毛筆。

侍立在父皇身後的三皇子朱高燧,努力睜開了細長的眼眸,沖著大哥樂呵呵地笑了,親手搬了把椅子過來。

“大哥,坐。”

朱高熾點頭道謝後,坐在了朱棣案幾的另一側。

“看看李尚書上的這個奏折,怎麽樣?”

朱高熾見父皇沒說正題,倒也不急,接過父皇扔過來的奏折,粗粗瀏覽了過去。

禮部尚書李至剛上的奏折,陳請改北平為北京。

朱高熾慢吞吞地念了出來:“自昔帝王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繇外藩,入承大統,而於肇跡之地,皆有升崇。切見北平布政司,實皇上承運龍興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都,曰北京。”

擡頭看了看父皇,朱高熾只說道:“這便是跟中都鳳陽一樣的道理,李尚書說的也是極合禮法的,可是父皇……您現在還打算遷都嗎?”

朱棣此時放下筆,沒有答復,而是把自己剛剛親手草擬的聖旨遞給了好大兒。

“設置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國子監,如南京為應天府一般舊制,改北京(北平府)為順天府,北平行太仆寺為北京行太仆寺。行都督府設置左右都督,都督同知、僉事無定員。行部設置尚書二人,侍郎四人,六曹吏戶禮兵刑工郎中、員外郎、主事各一人,命刑部尚書雒僉為北京行部尚書。”

見朱高熾看完,朱棣又說道:“北京人少,朕打算充實人口,朕已經命戶部的夏原吉夏尚書核查山西各地無田的民戶以徙實北平,各郡縣仍按戶給鈔,以便購置耕牛、糧種和農具,五年以後再開始征稅。同時讓內閣草擬定罪囚謫佃北京的條例,發流罪以下的囚犯開墾北京農田。徙直隸、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的富民至北京,免得這些人沒事就嘰嘰喳喳。”

這便是跟漢武帝強制遷徙富戶到關中是一個道理了。

自古以來,都是削弱地方勢力的好手段,自不必多說。

朱棣靠在椅子上,看著自己的好大兒方才回答道:“遷都這件事,朕本來是打算做的。”

“但在詔獄這麽多節課聽下來,也曉得了對於大明來說,定都南京從未來的角度看,是極為合適的。”

“畢竟,南京既靠近海洋卻又有一段距離,不會直接遭到威脅。且長江橫亙,水運發達,如果大明未來向著海洋發展,是個極好的都城。”

“當然了。”

朱棣話鋒一轉,說道:“遷都的事情可以再考慮,但北平府升格為北京,這是毫無疑問的……蒙古人,朕必須將其徹底打垮,讓他們再無膽量和能力進犯中原,如此一來,方能安心向海洋發展。”

朱棣沒待朱高熾說什麽,又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其實朕啊,明白。”

“像什麽蒙古人、女真人,都是殺不絕的,殺了一茬,還有一茬,從古至今,在這些大漠草原和深山老林裏的人,哪個朝代殺得絕?”

“可朕為什麽還要心心念念地抹殺女真,為什麽這麽執著地要重創蒙古人?”

“原因就在於,朕如果不做這些,那麽後代帝王,可還能有人如朕一般能夠親征漠北,掃清虜患?”

朱棣深深地嘆了口氣,道:“想來是沒有了。”

“若是後代帝王軟弱且試圖掃清漠北,傾國之兵交予外臣,又怎麽能保證,大明的江山不會被篡奪呢?”

“所以啊,朕有生之年,還是親自來做這件事吧。”

“把蒙古人打疼,打狠,打的他們向西邊竄,如此一來,方能給後代帝王依靠長城防線固守,創造條件。”

“女真人,也是這個道理。朕如果不做,後代帝王來做,犯錯誤的可能更大,朕放心不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