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

聽到這句話,夏原吉的眼神中流露出了濃厚的興趣。

在他的印象裏,姜星火似乎並不會說一些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哪怕剛才姜星火自己也搖頭失笑,但夏原吉還是認為,姜星火說的那套‘三次分配’的機制,應該還是會在之後的內容中出現,而且是起到關鍵作用。

夏原吉的心思按下不表,他問道。

“博弈,是指的手談嗎?”

姜星火微微一怔,方才反應過來,手談就是下棋意思。

“對,所謂的博弈,指的就是假定【絕對理性】的雙方或多方,如同弈棋一樣在一定的規則下,通過選擇策略進行相博。而博弈的最終目的,則是讓自己一方,獲得最大程度的利益。”

夏原吉疑惑問道:“那為什麽說稅收的本質其實是博弈呢?”

“博弈,你可以理解成下棋,包含著五方面的內容。”姜星火闡述道,“第一,博弈的參加者,即博弈過程中獨立決策、獨立承擔後果的棋手;第二,博弈信息,即博弈者所掌握的對選擇策略有幫助的情報資料,譬如圍棋定勢和對局、打譜等;第三,博弈方可選擇的全部行為或策略的集合,也就是棋手的棋路;第四,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參加者做出策略選擇的先後,也就是落子的順序;第五,博弈方的收益,即各博弈方做出決策選擇後的所得和所失,也就是下這一步棋的得失與成敗概率。”

“你們覺得‘稅收’這件事,符不符合博弈的規則呢?”

就在夏原吉思索之時。

朱高煦插嘴問道:“姜先生認為,稅收博弈其中一方自然是朝廷,另一方呢?”

“不止一方。”姜星火看著他說道。

“下棋的,不止一方?”

“嗯。”姜星火道,“朝廷,要同時一個人下兩座棋盤上的棋。”

“一個棋盤,名為央地博弈。”

“另一個棋盤,名為國民博弈。”

這句話似乎點醒了思索之中的夏原吉。

蹲在地上的夏原吉擡頭道:“我仔細想了想,如果這樣理解的話,從中國歷史的歷朝歷代稅收來分析,確實存在著這兩座棋盤;而且,稅收也確實符合博弈的規則。”

……

“什麽意思?”

此時反倒是朱棣有些沒聽懂,他扭頭問道:“稅收,怎麽跟下棋扯上關系的?”

蹇義和茹瑺剛剛交流了眼神後,蹇義答道:“如果按博弈(下棋)的五個內容來看,第一個,下棋的人,朝廷作為棋手,同時下中央與地方、國家與民眾這兩盤棋,確實是很不錯的形容;第二個,博弈的信息,其實就是朝廷所掌握的田地、人口信息,也就是大明的‘兩冊’;第三個,棋手的棋路,也就是歷代王朝的稅制更化,大差不大都在這裏打轉;第四個,落子的順序,也就是收稅的力度;第五個,博弈的收益,也就是收稅的收益和代價。”

這麽一講,朱棣倒是理解了。

“道衍大師,那這稅收,倒還真成了朝廷跟百姓、朝廷跟地方的博弈了?這個觀點,朕倒還真的聞所未聞。”

道衍卻只是風牛馬不相及地淡淡說道:“老衲已經隱約猜測到姜聖究竟要講什麽了。”

還好,朱棣對老和尚最近不太正常的思維已經適應了。

但道衍的這聲“姜聖”,卻讓兩位尚書驚疑不定了起來。

原本以為,夏原吉稱獄中人為師,就已經有點離譜了。

沒想到更離譜的在這呢。

聖人?

憑什麽?

不過對方畢竟是道衍,兩人雖然滿腹疑惑也不好多說什麽。

兵部尚書茹瑺只是好奇問道:“道衍大師猜到什麽了?”

道衍看著他,笑呵呵地說道:“博弈當然有解,茹尚書猜猜,稅收這個博弈的解是什麽呢?會對大明造成什麽影響呢?”

茹瑺被帶的雲裏霧裏,哪能跟得上老和尚直接跳過了中間步驟的的思路。

當即在腦海中推論下去,卻是暈了。

……

姜星火用手指頭,在有些濕潤的沙田地上畫了個簡單的棋盤。

田田田

田田田

田田田

姜星火直白說道:“稅收這個博弈,目前來看,是存量博弈……何謂存量博弈?便是棋盤的邊界,就是這麽大,雙方棋手,爭得就是這塊棋盤裏的地盤。”

對於傳統的封建王朝來說,確實如此。

因為稅收,收的就是農業稅。

而疆土就是這棋盤,北有大漠南有叢林西有高山東有大海。

天底下的田地,就是棋盤裏的這一圈範圍,總歸是有定數的。

故此,田地的農業稅產出,也是有上限的。

夏原吉看著棋盤,回想起當初講的內容,有所醒悟,帶著幾分確定地問道:“姜先生的意思,是稅收這個棋盤,其實可以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