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啊~贊美曹國公

不對!

父皇你怎麽不按套路出牌啊?

父皇你不應該是先問大哥嗎?

等問完了大哥,我再說我的台詞。

他才是嫡長子啊!

他出生的時候在我前面,怎麽問問題就在我後面了?

朱高煦感覺自己被套路了。

可惜這個念頭只是轉瞬即逝,他很快又把思緒拉回到了眼前。

因為眼前有個關乎他的性命攸關的問題——父皇正面色不善地盯著他。

“啊對對對……對於這件事,俺琢磨著,父皇說得對!”

朱棣仍然不打算放過他,坐在龍椅上微微繃直了身體,繼續問道。

“那二皇子覺得,朕哪裏說得對?”

這是真的糊弄不過去了,朱高煦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那日在討論徭役問題時。

姜先生和李景隆互相揪著衣服,怒目而視的場景。

於是,朱高煦動了。

朱高煦撩起皇子牟服衣袖,疾步走下金階,向著位於百官之首的曹國公李景隆走來。

“二皇子你要幹什麽?”

“陛下!二皇子要當殿行兇啊陛下!”

“金吾衛!金吾衛呢?”

須知道,大朝會上皇帝不高興,最多拉你去打板子。

可是這位勇冠三軍的二皇子,誰知道會不會直接用手把你撕成兩半?

身後的文官們慌亂成一團,都往後退卻了幾步,隊列瞬間散亂,只留下李景隆頂在了最前面。

其實李景隆看著朱高煦氣勢洶洶地沖他走了過來,剛才下意識地就想跑。

但是他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勁。

明明在詔獄裏朱高煦說自己不想犯錯,那他為何會做出這種嚴重禦前失儀的行為?

正常角度來講,朱高煦絕對不會做出這種行為。

那麽排除所有錯誤選項,只有一個解釋!

——這是姜星火教給朱高煦的。

等等等等,姜郎教我幹嘛來著?

哦對了,呆若木雞!

李景隆看著沖他走來的朱高煦,不躲不閃,挺著胸膛護在了百官最前面。

背對著百官,在慌成一團的文官們看來。

此時李景隆那本就高大帥氣的身影,顯得更加高大帥氣了。

李景隆發動技能,“呆若木雞”。

他此時仿佛變成了一個木頭人,呆滯地看著走到他身前的朱高煦,一動不動。

甚至連本來要眨眼溝通一下劇本的環節都省略了。

朱高煦見了李景隆這樣,腦子也沒轉過來,但是這他娘的氣氛都到這裏,還能再塞回褲襠裏不成?硬著頭皮也要上了。

此刻,朱高煦開始請神,請來了三天前的姜星火。

“曹國公!”

“你是百官之首,你可知道,天下苦徭役已有兩千年矣?”

“暴秦征徭役,陳勝吳廣憤聲言:藉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何不舉大事,誅暴秦?!”

“暴隋征徭役,知世郎作《無向遼東浪死歌》: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寧為山中匪,不為遼東郎!”

“徭役之苦,十倍於賦稅!!”

說到激動處,朱高煦振臂直指畏縮在李景隆身後的文官們。

“你們不信,不妨去天下鄉鎮市渡挨個問問,哪家哪戶的當家男丁,但凡有不去的可能,反而自己願意拋下妻兒去服徭役的?”

見有文官張口欲言,朱高煦直接從身邊披著明光鎧的三弟朱高燧手中,一把搶過了用來儀仗的雙手儀刀。

唐儀刀為軍刀四制之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因千牛衛常用,又稱“千牛刀”,乃是苗刀和戚家刀的前身。

若是姜星火在此,定然脫口而出:“這不是加錢居士那把刀?”

一人高的長刀,此時朱高煦單手拎起,睥睨四顧。

文官瑟縮如鵪鶉,鴉雀無聲。

“你們這些當官老爺,是不是就想著苦一苦百姓?嗯?”

“明明是一筆經國濟民賬,朝廷多了賦稅,百姓少了徭役,就因為你們覺得你們士紳不用服徭役,所以百姓不服徭役便辱了你們?”

“我呸!”

“俺告訴你們,天底下還有一句話。”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廢除徭役,便是歷史大勢浩浩湯湯前進之必然!”

“陛下仁政,乃是澤被萬民之功業!”

“反對攤役入畝,便是與歷史大勢相悖,要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反對攤役入畝,便是與天下萬民作對,要被指著脊梁骨罵到死!”

“夠了!”

朱棣終於拍案。

也不知是拍案叫停,還是拍案叫絕。

“禦前咆哮,誰給你的熊心豹子膽?金吾衛,拉出去午門廷杖!往死裏打!”

“謹遵父皇旨意!”

三皇子朱高燧使了個眼色,帶著幾名金吾衛把朱高煦直接押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