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

其實這個答案應該叫“大明留學生”,但姜星火擔心他們聽不懂,所以同義替換了一下。

所謂遣某某使,最早來源於日本的遣唐使,舒明天皇是第一個派出遣唐使的,隨後的二百六十多年間,日本正處於社會變革時期,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不斷派人到中國學習律令制度、文化藝術、科學技術以及風俗習慣等,並通過遣唐使傳入日本,對日本的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而跟第一個答案一樣,遣瓦剌使顯然也是貶義詞。

或者說,這應該是被俘虜的一個調侃說法。

但朱棣也通過這個答案,知道了打敗大明的,是如今與韃靼、兀良哈在漠北共同盤踞的瓦剌部。

瓦剌部!

朱棣的眼眸中閃爍著冰寒,他在心裏想道:“如此在未來威脅我大明帝國的存在,朕有生之年,必須要親手除掉!”

朱棣絕不允許,自己給子孫後代留下這麽大的一個隱患。

朱棣的心中,此時已經定下了未來的戰略目標。

他將禦駕親征,先將北元徹底打回部落時代。

隨後,把瓦剌部碾成齏粉!

朱棣堅信他有生之年一定能做到讓兒孫後代,不再受到亡國威脅!

如果說別的事情,姜星火說的有道理的他都認同,但唯獨掃清漠北這件事,哪怕姜星火說了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也預言了未來瓦剌部會使大明陷入亡國危機。

但朱棣卻依舊自信的認為,自己一定能解決,也必須解決。

朱棣隨徐達大將軍北征的時候,親眼見過元朝貴族是如何把漢人視為豬狗般殺戮欺辱的。

朱棣絕不允許,這種情況在未來還會出現。

所以,朱棣一直堅持,斬草,要除根!

這是他作為漢家天子的堅持,也是作為馬上皇帝的驕傲!

而最後一個答案,“奪門上皇”,不光是朱棣,連李景隆都有些不確定了起來。

如果按前兩個有因果關系的答案,也就是被瓦剌俘虜後叫門來推測,那麽成為太上皇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或許大明會在新君即位後,重金把被俘的皇帝贖回來。

可是,在權力面前,真有皇帝會這樣做嗎?

要知道,靖康之恥後,趙構為了自己的皇位寧肯偏安江南,甚至殺掉嶽飛議和,也不肯贏回自己父親的遺骨和還活著的哥哥。

嘗過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滋味,朱棣很難相信會有這樣的操作。

因此,朱棣心中認為,正確的答案應該是答案一和答案二。

李景隆卻不是這麽想的,他覺得,人要是無恥起來,沒準第三個選項也是很可能的。

倒不是李景隆有多聰明,而是他把自己代入了一下……

白溝河大敗後,作為曾經的南軍主帥,他不是一樣給朱棣開南京城門了嘛。

於是李景隆說道:“我選擇答案一和答案二,以及,答案三。”

“恭喜你……”

朱棣緊張的屏住了呼吸。

而李景隆則是一臉無所謂的神色,顯然,經歷了上次的“恭喜你答錯了”,李景隆的心態已經變得淡定的了起來。

李景隆現在雖然對姜星火的話半信半疑,但這些事情卻跟他關系不大,畢竟,他不是五朝重臣,那麽大明以後的皇帝搞事,也不會連累他。

而姜星火緩緩開口道:“答對了!”

朱棣的心頭一咯噔,今天他的低血壓算是被治好了。

竟然都是正確的!

那豈不是意味著,自己被稱為“明堡宗”的兒孫是個無恥至極的廢物?!

朱棣的額頭開始“突突”地跳了起來,幾乎不忍心再聽姜星火接下來的話了。

而姜星火則絲毫不像是一個死到臨頭的人。

他根本不在意自己再回答一個問題就要死了,而是語速均勻地說道。

“那接下來我就簡單解釋一下,這三個外號,嗯,或者說四個外號的來歷。”

“所謂‘堡宗’,便是大明未來的皇帝朱祁鎮的第一個外號,乃是因為其禦駕親征在土木堡全軍覆沒,史稱土木堡之變,故而得名。”

“叫門天子,乃是被瓦剌部俘虜後,為求生計向大明邊境城池替瓦剌人叫門,但守將均未開門。”

“遣瓦剌使,則是大明沒有贖他,其在瓦剌生活了一年多,學習了瓦剌當地的語言風俗,還娶了妻子。”

“奪門上皇,則是他的弟弟當了皇帝守住北京後,把瓦剌送回來的他奉為太上皇,而他在弟弟病重時,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登上皇位。”

朱棣和李景隆的猜測,全部成真!

聽完這一系列操作,就連向來臉皮極厚的李景隆,哪怕之前已經有所猜測都聽得目瞪口呆,不禁連聲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