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明堡宗”是誰?!

李景隆比朱棣年紀要小九歲,如今李景隆三十四歲,朱棣四十三歲。

朱棣琢磨著,按李景隆這種“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浪蕩狀態,好吃好喝好玩,還什麽事都不操心,正常來說沒準真能活個七八十歲。

這麽說來,李景隆未來的四十年裏,要是以百官之首的勛貴身份,或許真能混成五朝重臣。

畢竟,重臣是個很微妙的詞語。

譬如三國時,劉備稱帝封的最大的官職,不是給關羽張飛這兩個有實無名的兄弟,也不是給諸葛亮法正,而是給了許靖。

很簡單的道理,人家資歷老輩分高名望擺在那嘛,就算是安撫人心也要給個位置。

故此,朱棣覺得李景隆如果未來好好表現,是有可能實現五朝重臣這個稱號的。

但朱棣旋即皺眉。

因為,他有一個從未向任何人吐露過的想法。

“可是朕已經打算等李景隆沒有利用價值,就削爵圈禁了啊。”

如果答案三是正確的,且朱棣完全相信姜星火,那就意味著,在未來的一到兩年內,朱棣就改變了利用完李景隆穩定勛貴人心,就直接扔掉的想法。

朱棣順著這個思路想了下去,那麽,李景隆會在未來做出什麽事情,讓他放棄削爵的想法呢?

朱棣想來想去,只想到了兩點,一是未來立儲決定下來了,且李景隆表現出了極高的廟堂覺悟讓他非常滿意;二是李景隆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專心替他搞錢的事情上,以百官之首的身份力推海洋貿易,並且作為大明的頂級權貴代表皇帝下西洋。

朱棣更傾向於第二點,因為李景隆也並非一無是處,最起碼李景隆出身高門,身材高大面容英俊,舉止雍容華貴且氣度不凡,很適合禮儀工作。

而且李景隆與其他喜歡舞刀弄槍的勛貴二代不同,從小飽讀詩書知識廣博,每與人交談,時常能把人侃得一愣一愣的,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都很喜歡跟李景隆聊天。

換句話說,面上工夫和嘴上工夫是頂級的。

只要不讓他去前線帶兵打仗,無論是當個牌面,還是在後方練兵,李景隆都是可以勝任的。

如此說來,李景隆倒是個代表自己下西洋,作為大明正使與諸國交往,重新構建朝貢體系的好人選。

朱棣暗暗地把自己的想法記了下來。

“我應該選哪個答案?”

在朱棣思考的時候,李景隆也在糾結。

答案一明顯是錯誤的,答案二倒是很有可能,可是自己也太掉面子了吧?若是答案三,會不會讓朱棣心生忌憚?

李景隆糾結來糾結去,最後,索性心一橫,什麽面子不面子的,不被朱棣忌憚才是最重要的,索性選個最不可能的吧。

“我選答案一,大明戰神!”

李景隆幹脆閉上了眼睛,他已經準備好接受嘲笑了。

什麽大明戰神,就憑自己白溝河一戰送了五十萬南軍嗎?

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永樂帝不揭穿這個鬧劇,恐怕也是想看自己的笑話吧。

朱棣聽了李景隆的選擇,亦是微微一怔。

不過朱棣很快就釋然了,道理也很簡單,姜星火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是李景隆卻很清楚。

因此,對於李景隆來說,他的選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選擇讓自己開心。

反正在李景隆心中,恐怕對此事真偽也是不太信的,或許是覺得自己在逗他玩也說不定,對此朱棣也很容易理解。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假如自己是李景隆,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了預測未來的事情,又從來都沒聽過姜星火講課,肯定也是不信的。

因此李景隆不相信這件事,又不好意思選正確答案,索性擺爛選個不可能的選項,才是人最正常不過的反應。

就在兩人不斷思量的同時,披著白色貂裘側臥在榻上的姜星火,已經維持了很久的鹹魚姿態。

李景隆還是閉著眼睛,等待著答案的揭曉。

而當朱棣注意到姜星火的眼眸時,忽然發現,姜星火的眼眸中竟然流露出古怪的笑意,甚至眼紋都笑出來了。

“你確定選擇答案一嗎?”

這個答案,李景隆認為根本就不合理。

除非,自己在未來立下驚天功勞,甚至能洗刷自己白溝河一戰送了五十萬的恥辱,方才能獲得大明戰神的稱號。

譬如,帶兵消滅北元封狼居胥,或者一路殺穿西域,滅了帖木兒汗國。

就像是大唐那些動輒滅國的降唐猛人一樣,獲得“內戰外行,外戰內行”的評價。

可先不提朱棣不會讓自己領兵,就算讓,李景隆自己都不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

雖然這個答案李景隆不是沒有想過是否有一絲實現的可能性,但是當姜星火的問話擺在面前的時候,李景隆還是感到濃烈的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