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朱棣與姜星火的初見

李景隆反手關上了門,用帶著一絲哭腔的聲音問道。

“陛下,何至於此啊?”

本來滿臉冷漠的朱棣被他這麽一問,倒是面色有些緩和了起來。

隨即,朱棣就明白,李景隆這是誤會了什麽。

“什麽何至於此?”

看著眼前跟塊冷邦邦的石頭似的朱棣,李景隆一把鼻涕一把淚。

“陛下,上次的兩萬五千兩真的是臣全部家底了啊!曹國公府數百口人,總得留點銀錢養家吃飯的。”

“您別看臣天天開著這麽大一艘船在秦淮河上蕩來蕩去,這都是洪武初年我爹留下來的老古董,前陣子船底木頭爛了差點沉了。”

朱棣想要開口。

“陛下您不用說,臣發誓跟建文余孽絕對沒有任何聯系!”

“日月有明,國無二日。”

“臣心中真的只有陛下一個太陽啊!”

二層屋檐內,雨水從朱棣的甲胄上滑落,滴滴答答匯成線。

扶著腰刀的朱棣耐著性子聽完了李景隆的哭訴表忠心,隨後看著模樣滑稽的李景隆說道。

“行了,朕不是來找你的。”

還在絮絮叨叨的李景隆頓時止住了嘴,表情極為精彩。

“陛下?”

朱棣懶得解釋:“找你用得著朕親自帶兵來?”

李景隆臉上一紅,旋即一喜。

如今他作為曾經喪師失地的南軍主帥,不僅建文舊臣厭惡他在大好局面下順風浪輸,燕軍陣營那邊他也被嘲笑將門犬子,是個紈絝子弟。

因此雖然位列百官之首,但誰都想踩他一腳,反正李景隆現在地位尷尬,連個屁都不敢放。

他也知道朱棣猜忌心重,李景隆索性上朝的時候便當個擺設,用來安定淮西勛貴的心;下朝了則是開著自己的大船,奏樂宴飲,在秦淮河上隨波追流。

這便是常見的自汙手段了,以示自己沒有異心,只求榮華富貴。

當然了,以李景隆的名聲和能力,其實他不用自汙,朱棣也不會懷疑他陰蓄死士意圖謀反,他沒這個能力,懂吧。

至於效果怎麽說呢?

自汙是態度,不是手段。

如果連個態度都不擺出來,皇帝怎麽信你。

李景隆當然也怕朱棣跟自己秋後算賬,但他卻清楚,朱棣犯不著也沒必要用這種突然襲擊的方式拿下他,更不可能親自帶隊。

所以他才會非常費解。

朱棣不找自己,找誰?

李景隆的疑問得到了解答,朱棣開口問道:“姜星火是不是在你船上?”

“是。”李景隆窺著朱棣臉色,“臣與其人在風月之所有舊,買過一首詞,昨晚遊覽秦淮,見其落水便搭救了上來,其他事情並不知曉。”

“你最好不知道。”朱棣頓了頓囑咐說,“記住,待會兒進去不要暴露朕的身份。”

李景隆愕然,皇帝見姜星火,為什麽要隱藏身份?

難道這是朱棣失散多年的私生子?

朱棣自然不知道李景隆的心思,他摘下兜鍪挾在臂彎處說道。

“朕現在是,忠義衛校尉,燕破虜!”

朱棣吸了口氣,雨水和寒風灌入嘴中,他抿緊了嘴唇,推開門。

“曹公子,你的臉面起作用了?”

聽得推門聲,姜星火披著純白貂裘轉過身來問道。

卻只見到風雨交加的門外,一位身披紮甲的中年男人在認真地打量著他,其人神情威嚴而肅穆,目光之淩厲,讓人不由地心驚膽戰。

說回朱棣視角,和姜星火的第一次見面,其實有些出乎朱棣的預料。

朱棣又端詳了一番姜星火,平常都是聽得聲音,印象裏對方難免是個懶散到有些邋遢,但偏偏是有大本事的……恰如呂祖那般的神仙人物。

如今親眼見來,對面卻是個眼神明澈的青年,披著貂裘安靜地坐在榻邊,看起來脾性有些內斂。

姜星火看著曹九江灰溜溜地跟在後面,就知道曹公子的臉面,這次是不太好使了。

所以極有威嚴的這人是?

李景隆看著朱棣直勾勾地盯著姜星火看,甚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更是確定其中必有貓膩。

於是,為了積極表現一下,在姜星火發問前李景隆開口說道。

“燕校尉,這是姜郎。”

朱棣眉頭一皺,好惡心的稱呼。

李景隆復又指著朱棣介紹道:“姜郎,這是忠義衛校尉燕破虜。”

朱棣點了點頭,嗓音有些沙啞地張口問道:“你便是詔獄逃犯姜星火?”

“正是在下。”

姜星火有些社恐人士的嘴瓢狀態,絲毫沒有在詔獄裏指點江山的慷慨豪邁。

“燕校尉,下雨好。”嘴還瓢了。

話音剛落,姜星火便覺得眼前閃過一抹寒芒,一把看起來極長極沉的刀被這位燕破虜校尉單手倒拔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