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動員法(第4/4頁)

“是呀!這都是必須要經歷的。”

司馬光點點頭,突然又看向張斐,“你怎麽一點也不慌。”

張斐道:“因為我認為我們必勝。”

“為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張斐道:“我是站在道德之上,為什麽那些西夏百姓願意歸降我們大宋,不是因為他們討厭梁太後,而是他們向往更好的生活,方才司馬學士所提到的問題,在他們國家,將一一出現,而這就是公檢法的優勢,所以我們只會越打越強,而他們會越打越弱。”

司馬光聽罷,愣了好半響,突然苦笑道:“這些道理,我常常用來規勸官家,但其實我自己都尚未悟透啊!”

張斐道:“或許不是司馬學士沒有悟透,而是在司馬學士眼裏,只有漢與蠻夷。”

司馬光猛地一怔,過得半響,他緩緩言道:“我遠不如你也。”

……

從司馬光和王安石他們的擔憂,也不難看出,他們都對新體制在應對戰爭時,感到擔憂。

因為他們害怕,戰爭會沖垮整個新體制。

這確實很有可能的,因為打起仗,誰還顧得了那麽多,還能不能做到人人依法,公檢法又會不會成為朝廷政令的絆腳石,這些都無法預知。

這也是對公檢法的一次嚴峻考驗。

如果能夠在這種環境下,展現出公檢法的優勢,那公檢法算是徹底紮根於這片土地。

這些壓力,多半都集中在張斐身上。

這只能更多依靠他來想辦法。

今日,他來到慈善基金會的總部,與樊颙、陳懋遷他們開會,商議國債的事。

“是不是要打仗了?”

陳懋遷小聲問道。

他在西北那麽多買賣,當然是收到風聲了,聽到張斐的提議後,就知道,可能是要打仗了。

張斐道:“據我所知,朝廷是無意與任何人開戰,但你們也是知道的,西邊現在很亂,這樹欲靜而風不止,朝廷必須做好準備,應對那些突發情況。”

樊颙道:“大庭長開口,而且聽上去也穩賺不賠,這我們當然不會拒絕,但是相國寺那邊可就不一定,到底朝廷每回打完仗,是既沒有占到便宜,又打得國庫空虛,不見得能夠還得上這債。

我想相國寺那邊也會擔憂這一點,這會使得我們辛苦經營多年的買賣,全部都付諸東流。”

借錢不是問題,但是他對於國家打仗,是真沒有什麽信心。

打贏了也是輸,打輸了也是輸。

你怎麽能夠確保,打完仗,國家能夠將錢還上。

張斐道:“你們何不這麽想,如果敵人打了進來,那就不是說大家的買賣付諸東流,只怕小命都沒了。

你們應該這麽想,朝廷願意放債,其實也是不想增稅,也是害怕打斷國家上升的勢頭,而且只要戰爭發生在別國領土,那影響不到諸位的買賣,國家的稅政還是會非常穩定的運轉,到時自然會有錢還。

此外,這些錢出去,也不是送給那些貪官汙吏,而是送給你們商人,如今朝廷全都是雇人,且直接從商人那裏買貨,這會掀起一波高潮的,而你們商人將會大賺特賺。

你們的擔憂,相比起這三點,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大家聽得面面相覷。

好像也有道理。

他們也知道,是西夏在挑事,人家要打你,你不打,那可就死定了。

陳懋遷突然道:“三郎說得這麽情真意切,是想讓我們學著去說服相國寺嗎?”

張斐笑道:“知我者員外也,不過我想只要馬家和咱們都答應,相國寺那邊也會答應的,而且到時三司使會出現跟他們談的。”

他身為大庭長,只能跟這幾個好友談,不能代表朝廷去跟對方談,他沒有這個權力,他說的話,也沒有任何法律效力。

在跟這些商人溝通好之後,他便又去到立法會,跟富弼、文彥博、王安石、司馬光他們商議,如何擬定戰爭動員法。

如果不寫清楚的話,公檢法就難以介入。

而古代沒有動員這個概念,只是有一些規定,而這些規定跟之前的律法是一脈相承,也就是以刑罰為主,主要就是規定要按時完成任務,否則的話,要受到什麽刑罰。

但這肯定不符合公檢法的理念。

都需要重新擬定。

張斐其實不太懂這些,古代打仗到底是什麽樣子,可能看看歷史書,是能夠有所了解的,但你要說古代動員是什麽樣子的,書上可能就只是冰山一角,不經歷過,是無法想象的,他只是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議,主要是確保大家義務和權益,但具體怎麽去擬定,也是富弼他們去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