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5頁)

原來在稅幣的刺激下,工商業變得發達起來,這生計變多,百姓不愁找不到活,實在不行,還能夠去新城區那邊幹苦力。

再加上都是貨幣來往,許多方面變得非常簡單。

地主們也發現這裏面的商機,不怕百姓還不上錢,實在不行,還能去幹苦力還債,再加上那邊馬家、相國寺、慈善基金會的借貸買賣都做得不錯。

所以他們也都改變套路,直接開解庫鋪,然後將利息降到一分,將高利貸這門行當開始正規化。

所以他們的鋪子都開在城鄉結合處,咋一看,確實也挺突兀的,但賺錢也是真的賺錢,雖然利息少了不少,但借錢的人變多了,還錢也變得更加有效率。

公檢法能夠保障契約的效力,百姓也不怕地主會坑他們更多錢。

司馬光聞言,哈哈笑道:“王介甫費勁九牛二虎想要幹得事,一張稅幣便輕松完成,甚至有過之而不及啊!真想看看,他此時此刻會作何想。”

呂公著道:“青苗法還是維持兩分的利息,誰還會借青苗錢。”

正當這時,劉述突然急匆匆走過來,“二位,我剛剛聽說,張三回來了。”

司馬光驚訝道:“這麽快?”

呂公著道:“不會又是趕回來過年吧。”

“這個臭小子。”司馬光罵咧咧道。

……

別說他們兩個了,就連趙頊也感到十分驚訝,這半年功夫就回來,旅遊都沒有你們這麽快啊!

他也是第一時間,將張斐叫到宮裏面去。

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

結果恰恰相反,無事發生,各地公檢法都建設的非常好,張斐又大致將各地情況向趙頊匯報一番,並且預計今年公檢法所在之地,除河北外,各地財政都會有明顯的增長。

趙頊對此也是欣喜不已。

“陛下,此外我在登州的時候,還發現一個對付遼國的機會。”

“是嗎?”

趙頊很是激動道:“快快說來。”

張斐便將登州商人與遼國商人海上貿易一事,告知趙頊。

趙頊聽後,很是不解。

張斐又將他的報紙宣傳策略,說了一遍。

趙頊聽罷,道:“你糊塗呀!遼國萬一學著去了,豈不是更加難以對付。”

張斐笑道:“就憑一點,他們是不可能會去效仿的。”

趙頊問道:“哪一點?”

張斐道:“就是遼主豈有我主聖明。”

“……!”

趙頊愣了下,才反應過來,笑罵道:“你少拍馬屁。”

“我沒拍馬屁。”

張斐道:“這是真的,陛下莫不是忘記,那個籠子的故事,我就敢篤定,那遼主絕不會這麽幹。古往今來,也就唐太宗和陛下敢於走出這一步,其實唐太宗還不如陛下。”

趙頊聽罷,小小有些滿足感。

這個。

有些道理。

遼國皇帝,是不可能會這麽幹,這就是差距。

張斐又道:“此外,遼國效仿中原制度,也不過是東施效顰,在遼國他們還是武人治國的思想,他們的貴族實力是非常強大,更不可能接受公檢法。

但是根據熙河地區的發展來看,無論黨項百姓,還是吐蕃百姓,都更願意生活在我大宋的制度下,這也是當初唃廝啰進攻河州的原因,他們必須要制造仇恨,才能夠阻止當地的百姓歸附我大宋。我不認為遼國百姓會有什麽不同,更不說遼國境內有著許多漢人。”

趙頊聽得是頻頻點頭,熙河地區的發展,他是非常清楚的,公檢法確實在當地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張斐又繼續道:“更為重要的是,遼國國內是昏君奸臣當道,民不聊生,他們是非常需求改變,我們可以通過海上貿易,悄悄在遼國民間宣傳公檢法,在他們國內制造動蕩,對他們的國力進行削弱。

我們付出的就只是幾張報紙而已,最多一年也就花個一萬貫,失敗也無關緊要,但如果能夠成功的話,那可是勝過千軍萬馬啊!”

趙頊越聽越是心動,這比打仗可是要便宜多了,問道:“那我們應該怎麽做?”

張斐道:“陛下可以讓大宋安全司組建一個專門的針對遼國宣傳的團隊,同時讓晏幾道等人來負責創作故事,對遼國百姓進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