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輿論先行(第4/5頁)

說到這裏,他看向王珪道:“王尚書。”

“臣在。”

“暫時先允許那些擁有資格的報店繼續售賣報紙,不過禮部也可以好好想想,該如何制定這出版的規定。”

“臣遵命。”

出得殿門,等文彥博離開後,王安石躬身便向王珪道:“禹玉兄,這回是安石拖累了你呀!”

王珪趕忙扶起王安石,道:“介甫切莫內疚,倘若我不認同,我是不會答應的,只可惜這文寬夫是寶刀未老啊!”

在這事上面,他肯定是支持王安石的,因為改回三省六部,就是他的主意,他不支持,誰支持啊!

寶刀未老?王安石忽然一怔,突然問道:“禹玉兄,來的可見過有人賣小報嗎?”

王珪撫須道:“倒是沒有。”

王安石道:“糟糕!我們中計了。”

王珪忙問道:“中什麽計?”

王安石懊惱道:“我也真是大意,如今那麽多人有活字印刷版,就是小報也不應該會筆抄,這定是文公臨時讓人寫得,唉……文公真的是寶刀未老啊!倘若換做司馬君實,那是決計不會這麽幹的。”

心道,可惜那小老兒,死也不願當這宰相。

……

在文彥博一番操作下,各大報店重回獲得發表文章的權力。

而這些報店,背後多多少少都有士大夫的支持,報紙是離不開文人的,沒有士大夫的支持,沒有文章可以刊登。

只有一份報紙比較特殊,就是風月報。

士大夫也不傻,報紙出現之後,他們也意識到,要繼續維持自己的輿論霸權,必須擁有這報紙。

再加上張斐並未就這方面的技術進行壟斷,反而是對外出售活字,士大夫們很快就建立自己的報紙。

頓時這輿論發生逆轉。

他們不敢直面皇帝,只能是拿著王安石來出氣,是大肆抨擊王安石的三不足思想。

他們現在只想著,如何徹底消滅這顆“毒瘤”。

其目的還是要限制皇權。

然而,對王安石而言,這屋漏偏逢連夜雨,淮北、河北相繼傳來旱情,尤其是淮北地區,那邊早就在施行青苗法,但同時又沒有公檢法的監督。

如今這災情和還款期,剛好撞在一起。

許多借貸青苗錢的百姓,頓時陷入絕望。

與此同時,京城物價開始瘋狂上漲,市民們是叫苦連天,市民是不種糧食的,是需要購買,如今這糧價誰買得起啊!

這又給保守派提供攻擊新政的素材。

王安石是雙拳難敵四手,被他們噴的是狗血淋頭,這也是為什麽他推崇法家,因為他心裏清楚,自己是屬於另類,沒有權力加持,他是很難贏得最後的勝利。

這種開放式的鬥爭,王安石怎麽可能敵得過。

趕緊來找張斐商議對策。

“唉……。”

王安石長嘆一聲,“這都怪我,當時真是大意了!著了文彥博的道。”

張斐笑道:“王學士並非是大意,而是正在陷入對方詭計。”

王安石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道:“那些文章我也看過一些,都是自己人寫給自己人看的,王學士之所以認為後悔,那是因為王學士也是這山中之人,但其實百姓現在根本就不在乎到底是誰的責任,到底又是怎麽回事。

百姓唯一在乎的就是,朝廷將會怎麽救助他們。只要我們拿出相應的政策來,很快王學士就能夠掌控主動權。”

三不足,四不足,百姓才不關心這些,你王安石在乎,那是因為你王安石也是士大夫,所以你的周邊都是士大夫的言論。

王安石道:“我已經安排人在勘察河道、城防、河防等工事,既然這錢是一定要花,肯定得做一些真正有利於國家和百姓的工事。”

以工代賑,也得把錢花在刀刃上啊!

“這是當然。”

張斐道:“但是我們可以先公布主要計劃,同時,王學士應該趕緊派人去淮北地區,延緩催繳青苗錢,待救濟政策確定以後,再來商談這些債務問題。”

王安石點點頭,又略顯尷尬道:“不過你要知道,青苗錢可都是出自常平倉。”

常平倉是主要救濟的官署,如今這錢都拿出去放貸,如果收不上來,淮北就拿不出錢來救災。

河中府就沒有這問題,蘇轍領導的檢察院,只要有空,就一定去查,誰敢亂來。

張斐點點頭道:“但是我們發得是稅幣,至於糧食方面,我已經準備好一份法案,只要通過的話,就能夠迫使那些地主將糧食拿出來。”

……

在張斐的謀劃下,王安石立刻又組織起一輪新得輿論攻勢。

他聯合三司、戶部、工部,正式對外發布賑災方案,將大規模整修河北、京城、淮北一代的主要河道,以及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