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背水一戰(第4/4頁)

雖然王安石也並不贊成趙頊回到三省六部制,但他現在也是騎虎難下,那些反對派肯定會摟草打兔子,只要皇帝退一步,下一個目標,就是新政。

趙頊就順水推著,讓王安石主持應對災情。

王安石是欣然領命。

可出得門口,王安石是長嘆一聲,堅定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哀傷。

他心裏哪能不明白,皇帝是讓他來承擔這責任,一旦應對不利,他的宰相生涯,可能也就到此為止。

但他倒也不怨皇帝,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首先,雖然他反對官制改革,但他認為這天災就沒有一絲關系。

其次,皇帝是絕不能對此讓步,否則的話,就前功盡棄,可除他之外,沒有人背得起這口鍋。

這就是最為明智做法。

至少還給予他一個解決問題得機會。

……

果不其然,當大家得知,皇帝讓王安石來應付災情,那就變得更加無所顧忌。

之前,大家還很委婉,因為對面就是皇帝。

如今面對王安石,必須得往死整。

新仇舊恨,一塊報。

大罵王安石,就是因為王安石毀掉祖宗之法,口出妄言,才引來天罰,恨不得將王安石說成是千古第一奸。

王安石立刻組織人馬,抨擊那些借題發揮的大臣。

但此事打嘴炮是沒有意義的,還是要解決問題,任由災情蔓延,王安石就是再能嘴炮,也沒有卵用。

而目前呂惠卿在河北,章惇、曾布、王居卿、沈括等一幹得力幹將都在京東東路,至於鄧綰等人,也只能在朝中打嘴炮發揮作用,能夠真正幫助他解決問題的,就只有一個張斐。

於是王安石將張斐叫到自己家。

張斐給出的對策,當然就是以工代賑,畢竟這一招在河北、京東東路用的都非常好,避免了兩地的動亂,為何不繼續用。

“以工代賑。”

王安石嘆道:“這我倒也想過,但是之前應付河北和京東東路就已經花了不少錢,那邊熙河開邊,更是耗費巨大,如今內藏庫是拿不出太多錢,而且在災情之下,要以工代賑,那是需要糧食的,但是京城的糧食,還得供應皇室、滿朝文武,十幾萬禁軍,目前尚不知旱情會延續多久,所以……!”

首先肯定還是要維護皇室、滿朝文武、禁軍,最後才會輪到百姓。

餓死幾個百姓,掀不起什麽風浪,但餓死幾個大臣,你試試看,那輿論的壓力,比餓死一千個百姓都要大。

不給禁軍發糧食,那更是要命。

身為統治階層,肯定還是要以大局為重。

倉庫的是糧食,是不能亂發的呀!

張斐道:“可以發紙幣來幫助我們度過危機。”

王安石聽得眼中一亮,“對呀!我怎就將這寶貝給忘記了。”

但隨即他又搖頭道:“這恐怕也不行,發紙幣,百姓也得去買糧食,但是外面的糧價,已經在上漲,那些糧商要是不認紙幣,豈不是廢紙一張。”

張斐道:“紙幣有很多形式的,以目前的情況而言,百姓今年交稅肯定成為問題,朝廷可能是要減稅,既然如此,我們可以發一種稅幣,可以用這種紙幣交稅,無論是否能夠賣到糧食,至少能夠有它的價值。”

王安石稍稍點頭,又道:“但糧食始終是關鍵。”

張斐道:“這方面可以交給公檢法來處理,我會向立法會提交新得稅收法案,迫使那些糧商將糧食拿到市場上賣,不過朝廷也得釋放出一批糧食來。”

王安石欣喜道:“你能做到嗎?文公他們可都借此事,逼迫官家遵守祖宗之法。”

你現在又不是大庭長,沒有判例權。

張斐笑道:“在這方面,文公可不是我的對手,我會想辦法讓這法案通過的。不過當下我們得先跟他們打一場輿論戰”

王安石忙問道:“你有何妙計?”

他別的不服,唯有在宣傳方面,他是心服口服。

張斐道:“既然他們都已經將話說到這種地步,那王學士不如就順著他們的話去說。天災!來得正是時候。這就是對新政的考驗。”

王安石捋了捋胡須,道:“萬一老天真不下雨,可怎麽辦?”

張斐道:“那就只能認栽。”